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首场考题很快下发。
第一题出自《论语》:“君子周急不继富。”
第二题出自《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第三题策问:请议“漕运利弊及改革之策”
。
苏录展卷细读,心中反而平静下来。
他知道,这三题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机锋。
尤其是第三题,近年朝廷正为南方漕粮北运耗费巨大而头疼,此题明显是要考察考生对现实政务的理解。
他先做八股文。
面对“君子周急不继富”
,他并未如常人般大谈仁义道德,而是从民生角度切入:
“圣人立教,非为空言垂训,实为救世之方也。
今天下财货日趋于上,细民日益困苦,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一旦水旱频仍,饥馑荐臻,则富室闭仓自保,而穷黎转死沟壑。
此时若有君子焉,散财赈恤,济其所急,岂非圣人之所许哉?然世人每见富贵之家,趋附恐后,车马填门,礼币不绝;及其败落,则鸟散兽奔,唯恐避之不及。
此所谓继富者众,周急者寡也……”
一句“财货日趋于上”
,直指时弊,却又不失儒者温厚之风。
破题稳重,承题有力,起讲如江河奔涌,入题自然。
待到中比两股对仗工整,收束处更以“故君子之施,不在锦上添花,而在雪中送炭”
作结,掷地有声。
他自己写完,轻呼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
第二篇《中庸》题,他更进一步,将“万物并育”
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
“今之执政者,或专务刑法以齐民,或偏崇货利以聚财,或拘泥祖制而不肯变通,或妄效夷狄而失其根本。
此皆不知‘并育’之道也。
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能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华夷远近咸得其所,刑赏宽猛各适其宜,则虽百虑殊途,终归一致……”
此文格局开阔,气象宏大,隐隐透出一种超越科举本身的胸襟。
至于策问,他干脆抛开成规,直言当前漕运之弊:河道淤塞、运费高昂、胥吏盘剥、沿途损耗惊人。
提出“改漕为折”
的建议??即允许部分省份将实物漕粮折合成银两上缴,由朝廷在京畿附近购粮储存,既减轻百姓运输之苦,又提高效率。
他还大胆引用父亲当年在户部任主事时的一份奏疏内容,虽未公开刊行,但他记得要点。
此举风险极大,若被人察觉抄袭旧档,可能反被斥为剽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