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我去与他同席论学,岂不是自降身份?再说??”
他指了指桌上的策论,“我的学问,不必靠他推荐。”
阿福不敢再多言,只默默收拾药碗退出。
苏录重新披衣起身,走到窗前推开木棂。
月光洒落院中,照见那一方小小天井,仿佛一方砚台盛着银水。
他凝望着夜空,心中思绪翻腾。
他知道,自己这条路走得艰难。
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同年提携,甚至连个像样的书院都进不去。
金陵虽为江南文薮之地,但真正能入钟山、紫阳诸院者,非世家子弟即达官之后。
他一个寒门孤生,只能靠自学苦读,一步步摸索前行。
但他也有自信。
自十五岁起,他就开始系统研习程朱理学,兼览陆王心学之要旨;对《春秋》三传烂熟于心,尤精《左氏》褒贬笔法;于《周礼》《孟子》亦多有心得。
八股一道,更是反复锤炼,务求每一破题、承题皆有来历,每一起讲、入手皆合矩度。
他曾把自己最得意的一篇《君子务本》拿给一位致仕的老翰林看过。
那老先生初时漫不经心,待读至“本立而道生,非徒孝悌而已,乃天地生生之机所托也”
,忽然拍案而起,连声道:“奇才!
此子不出十年,必为天下宗匠!”
可惜那位老先生次年便病逝了,未能引荐于人。
苏录并不怨天尤人。
他知道,命运从来不会轻易垂青谁。
唯有勤勉不懈,方能在万千士子中脱颖而出。
翌日清晨,天刚蒙亮,苏录便已起身洗漱。
用过粥饭后,正欲继续温书,忽听门外喧哗。
“苏兄!
苏兄可在?”
声音洪亮,带着几分书生意气。
苏录一听便知是谁??李怀瑾,他的同窗好友,也是金陵城中有名的才子。
推门而出,果见李怀瑾一身青衫,手持折扇,笑容满面地站在院中。
身后还跟着两人,一个是赵明远,另一个竟是久未露面的周景和。
“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苏录惊喜不已。
“还能为什么?”
李怀瑾大笑着上前挽住他手臂,“乡试在即,咱们几个老友还不聚一聚?况且??”
他压低声音,“听说这次主考官极重实务策论,不喜空谈性理。
我等正好切磋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