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吓!
春哥儿又是第三?!”
大伯娘紧紧抓住小婶的双手,幸福得快要晕过去,“咱们春哥儿也是秀才了?哈哈哈!
我终于可以当婆婆了!”
“是啊,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小婶奋力挣脱不得,只好放弃了挣扎道:“以...
夜色如墨,寒风穿堂。
苏录坐在书案前,烛火摇曳,映得他眉目沉静。
窗外北风呼啸,吹得檐角铁马叮当乱响,屋内却只闻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他右手执笔,左手轻按稿纸一角,额角沁出细汗,却不曾抬手擦拭。
这一篇策论,已写了近两个时辰。
题目是“御边三策”
,出自今科会试真题。
虽非当场亲历,但苏录为求实感,仍照规制闭门三日,焚香沐浴,辰时开卷,酉时停笔,中途不饮茶、不交谈、不离座。
连老仆送饭来,他也只摆手拒之。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模拟,更是对心志的磨砺。
殿试在即,天子亲策,万众瞩目。
而他从一介布衣走到今日,历经乡试、会试两场鏖战,早已明白:八股取士,看似拘于格式,实则包罗万象;策论一道,尤重见识与胆略。
若无真才实学,纵使辞藻华丽,也难入主考法眼。
此刻他所写的,并非应试之作,而是心中久蓄之言。
“臣闻御边之道,不在城高池深,不在兵多将广,而在民心之向背、国势之盈虚……昔汉武拓西域,唐宗抚突厥,皆以威德并施,恩信兼行。
然近代以来,边患频仍,岁币年增,非敌之强,实我之弱也。
弱者何?政不出中书,令不行于外镇,财竭于内耗,兵疲于冗食……”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微凝。
这些话,太锋利了。
若是考官开明,或可视为忧国之语;倘若遇上守旧之辈,怕是要落个“讥讽朝政”
的罪名。
但他终究没有删去,只是轻轻吁出一口气,继续写道:
“故欲固边防,先清内弊。
裁冗官以省费,核屯田以养兵,修驿路以便运,练乡勇以辅戍。
此四者立,则国用足;国用足,则军威振;军威振,则虏不敢南下而牧马……且夫天下之大患,不在塞外风雪,而在庙堂晏安。
君若勤政如贞观,臣皆尽责似房杜,何愁胡马嘶鸣于郊畿哉?”
最后一句落下,他搁下笔,缓缓闭目。
良久,睁开眼时,眼中已有血丝,神情却愈发清明。
这篇策论,他没打算藏拙。
他知道,殿试之上,拼的不是谁更稳妥,而是谁更有担当。
皇帝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背诵经典的书呆子,而是一个能直面时弊、提出对策的治世之才。
窗外月光斜照进来,洒在案头那本翻得卷边的《资治通鉴》上。
那是他自少年起便随身携带的书,页页批注,密密麻麻,如同他一路走来的足迹。
次日清晨,苏录将此文誊抄一遍,封入信函,遣人送往恩师李阁老府上,请其斧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