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我辈作文,务求质朴有据,切忌雕琢过甚。”
众人点头称是。
正说着,门外脚步声响,一名蓝衫小吏匆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黄绸封皮的文书。
原来是礼部刚刚下发的会试试题抄本,供诸生预览参考。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落在那册子上。
小吏将文书置于案首,退下。
苏录起身取过,缓缓翻开。
第一页写着三道题:
其一,《论语》:“君子不器”
。
其二,《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室内一片寂静。
良久,一人叹道:“第三题……怕是有深意啊。”
苏录默然。
这道题表面出自《孟子》,实则暗合当下朝局。
近年来边患频仍,赋税加重,民间怨声渐起。
朝廷内部亦分新旧两党,争论变法与否。
此题一出,显然是要考生表态??究竟以何为本?
他又想起前些日子在翰林院听闻的一件事:有御史弹劾宰相王安石,说他推行新政过于激进,不顾百姓死活。
而王安石则上疏自辩,言“理财乃治国之要”
,并引《周礼》为据。
皇帝虽未罢其职,但语气已显犹豫。
可见天下大事,早已不在书斋之内。
“苏兄以为如何?”
身旁有人低声问道。
苏录放下试题,淡淡一笑:“题虽难,然圣贤之意昭然若揭。
我们只需依经立义,不偏不倚,便可无咎。”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知,真正动笔之时,绝非这般简单。
一字一句,皆需斟酌再三,既要合乎圣人之道,又要契合当今圣意,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权贵,断送前程。
散会之后,他独自步行归家。
途中经过一座石桥,桥下流水潺潺。
忽听得背后有人唤他名字。
回头一看,竟是昔日同窗李慎之。
此人出身寒门,才华出众,早年与苏录并称“南北双秀”
。
只因一次廷试失言,得罪权臣,被贬出京,多年未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