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文中援引汉初萧曹治国、唐初房杜辅政之例,说明“守成与创新并非对立,而在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
写毕,东方已泛白。
他搁下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这篇文字或许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它真实表达了他此刻的思想。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能坦然面对。
接下来几日,他闭门谢客,专心打磨文章。
每日清晨诵读经典,午后练笔,晚间反思所得。
家人送来饭菜,常常凉了也不曾动筷。
母亲心疼地劝他保重身体,他只笑道:“娘放心,儿自有分寸。”
二月初八,贡院外人山人海。
各地举子穿戴整齐,怀抱文具,排队等待入场。
巡查官吏手持名单逐一核对身份,气氛肃穆紧张。
苏录站在队列之中,神情平静。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直裰,脚踏黑履,腰束素带,毫无奢华之气,却自有一股沉稳气质。
轮到他时,一名副主考官瞥见他的名字,微微颔首:“苏录?可是婺州那位解元?”
“正是晚生。”
那官员略一打量,点头道:“久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不凡。
愿君此番蟾宫折桂。”
苏录躬身施礼:“多谢大人吉言。”
进入号舍后,他迅速安顿下来。
四尺宽的小屋,仅容一人转身。
床板坚硬,被褥单薄,气味混杂。
但对于经历过多次科考的他而言,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初九清晨,钟鼓齐鸣,考试正式开始。
试题揭晓那一刻,全场哗然??果然正是那三道题!
许多考生脸色骤变,尤其是看到第三题“民为贵”
时,不少人低头皱眉,显然不知该如何下笔。
有人偷偷瞄向苏录的方向,见他神色如常,竟率先提笔疾书,不由得心生敬畏。
苏录的确没有迟疑。
他早已胸有成竹。
提笔之际,脑海里浮现的是故乡田野间的农夫、市井巷陌中的妇孺、边关将士冻裂的手掌……这些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根基。
于是他写道:
“夫民者,邦之本也。
古之圣王,莫不以养民为先务。
故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非恃威令之严,实赖德泽之厚。
观诸今日,财用不足,兵戈未息,诚宜励精图治,然治之之道,岂在苛敛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