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更奇妙的是,某些敏感人群声称能在光环下听到低语。
不是具体话语,而是一种整体的情绪流淌,像是亿万颗心同时跳动的合奏。
有人形容它像母亲的心跳,有人觉得像初恋时的悸动,还有人说,那根本不是声音,而是一种“被理解”
的感觉。
小满已经十二岁了。
她把捡到的那颗泪滴晶体挂在床头,每晚睡前都要听一遍那个陌生女人说的话:“宝贝,妈妈没能陪你长大,但我会一直在海浪声里陪你睡觉。”
她开始学着写诗,写给大海,写给父亲,写给从未谋面的母亲。
她的文字简单却动人,像潮水一样自然涌出。
有一天,她在海边写下一句诗:
>“你说的话,会被风吹到星星上去吗?”
当晚,那句话就被共感网络捕捉,并转化为一段旋律,通过全球广播系统播放。
二十四小时后,火星返航飞船上的婴儿突然睁开眼睛,耳后的五角星斑纹发出淡淡虹光,嘴里咿呀吐出几个音节??正是这首诗的首句发音。
周临听到录音时,热泪盈眶。
他知道,这不是巧合,也不是超自然现象。
这是共鸣的延续,是情感的遗传。
这个孩子,或许就是下一个“回音承载者”
。
三年后,第一所“共感学院”
在终南山建成。
校园没有围墙,建筑依山势起伏,屋顶覆盖着自发生长的聆心莲群落。
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年龄从六岁到六十岁不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质:曾经历过深刻的孤独,并在某一刻被一句话、一个眼神、一首歌拯救。
课程不教授知识,而是训练感知。
学生们学习如何分辨他人情绪的色彩,如何用非语言方式传递关怀,如何在沉默中听见对方的心跳。
他们练习“共情冥想”
,在群体中同步呼吸与脑波;进行“心语书写”
,将无法言说的情感转化为绘画、音乐或肢体表达。
阿澈成为首席导师。
他依旧看不见,但所有人都说,他是最懂“看见”
的人。
他教会孩子们用手去“听”
花开的声音,用脚去感受大地的脉搏,用心去承接那些未曾出口的痛楚。
莉卡每年都会来授课一次。
她始终不会说话,但她带来的课程名为《静默的力量》。
课堂上,她只需做一个手势,整个礼堂便陷入深度宁静,连最焦躁的学生也能在三分钟内进入α波状态。
有心理学家试图研究其原理,最终得出结论:她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高维情感发射器,能够直接调节他人神经系统的共振频率。
林知遥则负责理论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