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平缓的文字背后,朱由检看到的却是地狱般的图景。
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菜色那么简单。
这是易子而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开端!
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名字如同鬼魅般在他脑中盘旋。
他知道,这份看似寻常的灾情报告,正是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曲,是最终埋葬这个王朝的燎原星火。
而朝廷能做什么?减免税粮?本就收不上多少。
拨发赈济?钱从哪里来?即便有,经过层层盘剥,到了灾民手中还能剩下几粒米?巨大的悲凉和愤怒在他胸中翻涌,几乎要冲破喉咙。
他知道结局,却仿佛被无形的绳索捆绑,难以立刻施展。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用朱笔批红:“着户部议处,酌情减免本年税粮,并速筹银米赈济,严令地方官吏实心任事,不得克扣。”
写完,他只觉得这笔有千钧重,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随后的一份是户部关于太仓库存银的奏报。
朱由检展开,只看了一眼,便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天灵盖。
账面存银,不足十万两。
十万两!
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这是什么概念?杯水车薪!
甚至不足以支付京城官员一个月的俸禄,不够辽东大军一月的开销!
他知道明末财政困难,却没想到困难到如此地步。
国库存银竟然空虚至此!
记忆再次印证现实。
魏忠贤时代为了敛财,横征暴敛,搞得天下怨声载道,但那些钱粮大多进了阉党和其党羽的私囊,并未充实国库。
而各地的税收,因为土地兼并、豪强隐匿、吏治腐败,能顺利上缴的少之又少。
庞大的宗室禄米、官僚俸禄、军费开支,就像一个个无底洞,吞噬着这可怜的十万两存银。
破产了。
这个帝国,从财政意义上说,己经接近破产。
朱由检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御案,指尖冰凉。
他知道问题所在,知道需要改革税制,清理田亩,整顿吏治,开源节流……
但每一项,都触及无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都困难重重,牵一发而动全身。
系统枷锁的沉重,从未如此真切地压在他的身上。
接着,是宣大总督报蒙古诸部动向不稳,请求加强边备;是漕运总督报运河某段淤塞,需紧急疏浚,请拨工款;是南京守备报江南织造局岁办不足,请宽限时日……
每一份奏疏,都在诉说着困难,都在伸手要钱、要粮、要人。
朱由检一份份地看着,批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