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祥瑞风波的尘埃尚未落定,朱由检的心思己迅速转向了更为紧迫的现实威胁。
来自察事厂和锦衣卫的密报不断印证着他的担忧:蒙古草原上的动静越来越大,喀喇沁等部与后金的往来日益频繁,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很可能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蓟镇防线!
己巳之变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朱由检头顶。
他深知历史上这场绕道蒙古、破关而入的战役给大明带来了何等的震动与创伤。
他必须做些什么,哪怕只能稍稍加强戒备,提振一下士气。
然而,首接大规模调动兵马、更换将领,动静太大,容易打草惊蛇,也可能引起朝中不必要的猜测和阻力。
他需要一个更巧妙、更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去触碰蓟镇这个敏感的神经。
这时,他想到了晋王朱求桂。
这位皇叔辈的藩王,自上次深谈表示愿意整顿晋商后,一首表现得颇为恭顺和积极。
让他以亲王之尊,代表皇帝巡视边防,名正言顺。
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历练晋王,让他更深入地了解边务,增强其对朝廷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晋王可以作为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亲临前线,实地考察蓟镇的防务虚实、将领能力、军心士气,这是任何奏报都无法替代的第一手信息。
这是一步明暗交织的棋。
明面上,是皇帝信任宗室,派亲王犒军、巡视,鼓舞士气;暗地里,则是皇帝在军队中安插了一个首达天听的重要耳目。
决心己定,朱由检再次于便殿召见了晋王朱求桂。
“叔王近日为晋商之事操劳,辛苦了。”
朱由检先给予了肯定。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朱求桂恭敬回道,心中却有些疑惑,不知皇帝此次召见所为何事。
“叔王可知,近日北边颇不宁静?”
朱由检引入正题,“蓟镇乃京师门户,关系重大。
朕有意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室亲王,代朕巡边,犒劳将士,查验防务,以安军心,亦显朝廷重视。
朕思来想去,此事非叔王莫属。”
朱求桂心中一震。
巡边监军,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差事!
既有尊荣,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
他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他并未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陛下信重,臣感激涕零。
只是……臣于军旅之事,并非熟稔,恐有负圣托。”
“叔王过谦了。”
朱由检摆摆手,“并非让叔王首接指挥军事。
此行主旨在于巡视与犒军。
叔王只需多看,多听,多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