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有时候,崇祯“怀疑这些总兵们拥兵自重。
要不然,为何他们报上来的总是屡屡战胜流贼,而流贼却越杀越多?”
而且,“这些武将,纵兵扰民的不在少数”
,甚至有些地区的百姓“远远见了朝廷军队,竟至相率逃匿,因为怕他们杀良冒功!
像这样的军队,和流贼还有什么区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忠诚勇敢的将领也难以施展拳脚。
如驻山西的总兵官曹文诏,虽然勇猛,但统兵不过3000名,与数以万计的后金军作战,无异螳臂挡车。
最终因不敢与后金军接战而被崇祯论罪发配。
九、崇祯的抉择
北京紫禁城内,崇祯皇帝面对接连不断的噩耗,焦急万分。
他召集满朝文武问策,然而这些文武大臣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走出来出一谋,献一计。
崇祯叹息不己,无奈之下,只得宣布京师戒严。
“陛下,代王之母杨太妃命宣大总督张宗衡等人向后金求和。”
内阁首辅温体仁呈上一份奏折,小心翼翼地说道。
崇祯眉头紧锁:“求和?这不是纵容鞑虏吗?”
温体仁低声道:“陛下,张宗衡等见后金焚杀掳掠,如入无人之境,早就有意求和,只是怕承担责任而观望。
如今有太妃命令,他们才敢行动。”
崇祯沉默良久,最终不得不默许了这一行为。
事实上,张宗衡等人向后金请和时,后金己经饱掠一番,便顺手推舟,乘机又敲诈一番,之后八旗兵尽皆撤兵东归。
闰八月,后金军开始陆续撤出边墙。
皇太极见此次入塞己达到掠夺财富、消耗明朝实力的目的,便率军从容出塞。
九月,后金军队返抵沈阳。
十、战后余波
后金军撤退后,崇祯皇帝开始追究战败责任。
他查出宣大总督张宗衡通款后金事,又见驻山西的总兵官曹文诏不敢和清兵接战,大怒,将张宗衡、曹文诏及巡抚胡沾恩、总兵张全昌一并论罪发配。
然而,这种事后追责己无法挽回战败的损失。
宣府、大同之战历时50余日,后金军攻围大小城镇台堡50座,俘掠百姓、牲畜、财物不计其数。
明朝在宣大地区的防御体系遭受重创,民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更具深远影响的是,这次“入口之战”
是皇太极假道蒙古打击明朝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它暴露了明朝北方防线的脆弱性,为后来后金(清)军更大规模的入塞行动奠定了基础。
而在这场战役中,一位名叫李自成的流寇首领,趁明军主力被后金牵制之际,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谁也不会想到,十年后,他将率领大军攻破北京城,为大明朝的覆灭敲响丧钟。
烽火连天的宣大地区,硝烟渐渐散去,只留下满目疮痍和无数百姓的哀嚎。
而更大的风暴,正在东北方向酝酿着。
大明王朝的黄昏,己经悄然来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