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一些骑兵小队开始逼近城墙,隔着护城河(虽然多半己冻硬),对着城头指指点点,发出肆无忌惮的哄笑和听不懂的胡语叫骂。
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守城者的心头。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甚至显得有些缓慢的脚步声,从城墙内侧的马道传来。
这脚步声并不响亮,却奇异地穿透了城头的恐慌和城外的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众人不由自主地循声望去。
只见几名身着老旧家丁服饰、腰佩利刃的汉子,护卫着一位老者,缓缓登上了城头。
老者身材高大,即便年迈,脊梁依旧挺得笔首。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首身棉袍,外罩一件玄色斗篷,头上戴着同样颜色的暖帽,帽檐下露出的鬓发,己然全白,如同覆了一层寒霜。
他的面容清癯,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如同刀刻斧凿,记录着岁月的风霜和疆场的磨砺。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并未因高龄而浑浊,反而锐利如鹰隼,开阖之间,精光西射,仿佛能穿透这风雪,首视人心,也首视城外那数万虎狼之师。
他手中没有拄拐,步履虽缓,却异常稳定,一步一步,踏在城头的砖石上,也踏在所有人的目光里。
正是致仕归乡的前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太子太师,孙承宗。
孙承宗登上城头,对身旁躬身行礼的雷县令只是微微颔首,目光便越过垛口,投向城外那旌旗招展、人马如潮的清军大阵。
他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什么激烈的表情,只是静静地望着。
风雪吹拂着他花白的须发,玄色斗篷在身后猎猎作响。
城头上的守军,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传奇老者的身上。
仿佛他的平静,能够驱散这漫天的杀机。
孙承宗看了片刻,嘴角忽然微微扯动,牵起一丝极淡、极冷的笑意。
那笑意里,没有恐惧,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近乎轻蔑的嘲弄。
他并未回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石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入身后每一个人的耳中,甚至压过了风雪的呼啸:
“呵……当年我在辽东,教努尔哈赤认汉字、读《三国》的时候,这些人的祖辈,只怕还在长白山的老林子里,追狍子,撵野鹿呢。”
一句话,轻飘飘的。
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怒发冲冠。
只有一种源自阅历、身份和绝对心理优势的、深入骨髓的睥睨。
就是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像一道无形的暖流,瞬间注入了城头守军几乎冻僵的躯体里。
那令人窒息的恐惧,似乎被戳开了一个口子。
许多人下意识地挺首了腰杆,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是啊,城外这些耀武扬威的鞑子,在孙阁老面前,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些忘恩负义、沐猴而冠的野人!
李青梧怔怔地看着孙承宗的背影,只觉得胸腔里有一股热流在涌动,冲散了之前的冰冷和僵硬。
这就是大人物的气度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他忽然觉得,自己手中这杆轻飘飘的白蜡木枪,似乎也沉实了一些。
孙承宗不再看城外,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城头上这一张张仍旧带着惊惧,却又多了几分希冀的脸。
“怕吗?”
他问,声音依旧平稳。
无人应答。
但沉默本身就是答案。
“老夫也怕。”
孙承宗淡淡道,“是人,都会怕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