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张绣不解:“袁绍强大,曹操弱小,而且我们之前还和曹操结过仇,怎么能投靠他?”
贾诩解释道:“这正是我们该投靠曹操的原因。
第一,曹操尊奉天子以令天下,顺应大势;第二,袁绍势力大,我们带这点人去,他肯定不重视;曹操势力相对弱,得到我们一定会很高兴;第三,有称霸天下志向的人,一定会放下私人恩怨,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德行,曹操就是这样的人。
将军您就别犹豫了!”
冬天十一月,张绣率领部下投降曹操。
曹操拉着张绣的手,设宴款待他,还为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封张绣为扬武将军;上表推荐贾诩担任执金吾,封都亭侯。
关中的各路将领看袁绍和曹操打得不可开交,都保持中立,观望局势。
凉州牧韦端派从事杨阜到许县观察情况,杨阜回来后,关右的将领们问他:“袁绍和曹操,谁会赢?”
杨阜说:“袁绍为人宽厚但做事不果断,爱谋划却很少能做决定;不果断就没有威严,少决断就会错失良机,现在虽然强大,终究成不了大事。
曹操有雄才大略,遇事果断,法令统一,军队精锐,还能破格任用人才,让手下各尽其能,他一定能成就大业。”
曹操派治书待御史卫觊到关中安抚各方势力。
当时很多流亡在外的百姓想回关中,关中的将领们大多把他们招揽为自己的私人武装。
卫觊写信给荀彧:“关中是肥沃富饶之地,ret几年战乱不断,有十多万百姓逃到荆州。
现在听说家乡安定了,都盼着回去。
但他们回去后没有谋生手段,将领们就争相招揽他们。
郡县又贫穷弱小,根本争不过,导致这些将领势力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变故,后患无穷。
盐是国家重要资源,战乱以来管理松散,应该像以前一样设置官员监管买卖,用卖盐的钱买耕牛农具。
如果有百姓回来,就把这些分给他们,鼓励他们耕种,积累粮食,让关中繁荣起来。
这样一来,远处的百姓听说后,肯定日夜兼程赶回来。
再让司隶校尉留在关中主持大局,那些将领的势力就会逐渐削弱,官府和百姓的力量会日益壮大,这是增强根本、削弱敌人的好办法。”
荀彧把卫觊的建议告诉曹操,曹操采纳了,开始派谒者仆射监管盐政,让司隶校尉坐镇弘农。
从此,关中地区逐渐服从曹操的管理。
袁绍派人向刘表求援,刘表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到关键时刻,既不帮袁绍,也不助曹操,就想着在中间当“老好人”
。
从事中郎韩嵩和别驾刘先看不下去了,劝刘表:“现在袁绍和曹操打得不可开交,您手里握着十万大军,往哪边站,天平就往哪边倾斜!
要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就趁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手;要是不想掺和,也得赶紧选边站队。
哪能光看热闹,人家求帮忙不伸手,遇到明主不投靠?这样两边都得罪了,以后想中立都难!
曹操善于用兵,天下有才的人都往他那儿跑,迟早要打败袁绍,到时候掉转枪口打咱们荆州,您可招架不住。
依我看,不如带着荆州投靠曹操,他肯定感激您,您不仅能享福,子孙后代也能跟着沾光,这才是万全之策!”
蒯越也在一旁附和。
刘表却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最后派韩嵩去许县探探虚实,说:“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鹿死谁手,曹操又挟着天子在许县,你去帮我看看他到底啥情况。”
韩嵩一听,赶紧说:“聪明人能随机应变,次一等的人坚守气节,我就是个守节的人。
君臣名分一旦确定,我就会以死相报。
现在我听您的命令办事,赴汤蹈火都没二话。
但我觉得曹操肯定能平定天下,如果您决定归顺朝廷、投靠曹操,我就去;要是您还犹豫,等我到了许县,天子给我封个官职,我推辞不掉,那我就成了天子的臣子,不再只是您的下属了。
到时候我得听天子的命令,可就没办法再为您效死力了。
您一定要想清楚,别害了我!”
刘表以为韩嵩是害怕不敢去,硬逼着他上路。
韩嵩到了许县,汉献帝封他为侍中、零陵太守。
等他回来,一个劲儿地夸朝廷和曹操的恩德,还劝刘表把儿子送到许县做人质,表示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