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但我私下认为,如果不能统一天下九州,就算有天子的名号,也没有天子的实际权力。
这些政权,无论属于华夏还是夷狄,是仁义还是残暴,国家大小、力量强弱,或者时代不同,总体上都和古代的诸侯国没有区别,怎么能只尊崇一个国家为正统,而把其他国家都视为伪政权呢?
如果认为只有从上一代合法传承下来的才是正统,那么南朝陈接受了谁的传承?北魏又接受了谁的传承?如果认为占据中原地区的就是正统,那么匈奴汉国、后赵、前燕、前秦、后秦、胡夏等政权所占据的土地,可都是五帝、三王的旧都。
如果以道德来判断是否正统,那么一些小国家也有贤明的君主,夏、商、周三代末期,难道就没有邪僻的君王吗?
所以关于正统和闰统的争论,从古到今,都没有人能够把其中的道理说通,让人完全信服而不可动摇。
我现在所记述的历史,只是想叙述国家的兴衰,记录百姓的安乐与疾苦,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其中的善恶得失,作为借鉴和警戒,并不像《春秋》那样设立褒贬的标准,来扭转乱世,恢复正道。
至于正统和闰统的问题,我不敢妄加判断,只是根据各个政权的实际功业来叙述。
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都曾经统一过九州,并且把皇位传给后代子孙。
即使他们的子孙后来势力微弱、流亡迁徙,但仍然继承着祖宗的基业,还有复兴的希望。
而与他们争夺天下的势力,原本都是他们的臣属,所以我用天子的制度来叙述这些朝代。
至于其他一些政权,地域大小、道德水平相当,谁也不能统一对方,名号没有差别,本来就不是君臣关系的,我都把它们当作列国来处理,对它们一视同仁,不抬高也不贬低,这样差不多能不歪曲事实,接近公平公正。
然而,在天下分裂的时候,不能没有年、时、月、日来记录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由于汉朝把政权传给魏国,魏国又传给晋朝,晋朝传给南朝宋,一首到南朝陈,然后被隋朝取代;唐朝传给后梁,一首到后周,然后被大宋继承,所以我不得不采用魏国、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年号,来记载各个政权的历史事件。
这并不是尊崇这些朝代而贬低其他朝代,也不存在正统和闰统的区别。
刘备建立的汉政权,虽然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但家族关系己经非常疏远,无法说清世代辈数和名位,就像南朝宋高祖刘裕自称是楚元王的后代,南唐烈祖李昪自称是吴王李恪的后代一样,真假难以分辨。
所以我不敢把刘备建立的汉政权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的政权相提并论,认为它能继承汉朝的正统。
孙权把都城从公安迁到鄂县,还把鄂县改名为武昌。
五月辛巳日,刘备立夫人吴氏为皇后。
吴氏是偏将军吴懿的妹妹,以前是刘璋哥哥刘瑁的妻子。
同时,刘备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还为刘禅娶了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做太子妃。
当年曹操进邺城时,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见到袁熙的妻子、中山人甄氏长得很美,就喜欢上了她,曹操便为曹丕娶了甄氏,后来生下儿子曹叡。
曹丕称帝后,安平人郭贵嫔深受宠爱,甄夫人留在邺城见不到曹丕,心里失意,说了些怨言。
郭贵嫔趁机诬陷她,曹丕大怒,六月丁卯日,派人赐死了甄夫人。
曹丕因为宗庙在邺城,便在洛阳建始殿祭祀曹操,用的是家族亲人的礼仪。
戊辰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
有关官员上奏请求罢免太尉,曹丕下诏说:“天灾异象是谴责君主的,却把过错归到辅佐大臣身上,这哪里符合夏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大义呢!
命令百官各自忠于职守,以后再有天地灾异,不要再弹劾三公。”
刘备立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刘备为关羽的死感到羞耻,打算攻打孙权。
翊军将军赵云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
如果先灭魏国,孙权自然会臣服。
现在曹操虽死,儿子曹丕篡权夺位,应当顺应民心,早图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来讨伐逆贼,关东的义士一定会带着粮食、赶着马匹迎接王师。
不该放下魏国,先和吴国开战。
一旦交战,就很难立刻停止,这不是上策。”
很多大臣都劝谏,刘备却不听。
广汉处士秦宓陈说天时对伐吴不利,被刘备下狱幽禁,后来才赦免释放。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
关羽善待士兵,却对士大夫傲慢;张飞敬重君子,却不体恤士兵。
刘备常告诫张飞:“你刑罚杀戮过于严苛,又天天鞭打士兵,还把他们留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啊。”
张飞却不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