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特别是安清,她向来讨厌麻烦,大家若是能达成一致,自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胤祺出声道:“将军言重了,你的为人,我们从未怀疑过。”
安清也顺势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和安排都说了说,垦荒之事要等到明年融冰后再说,但现下要做的事还真不少,首先当初之急便是要把改良的农具打造出来。
现下生产力如此落后,没有机械化的农具,想要唤醒这块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只能完全靠人力而为,所以,安清便在现有的条件下,将许多农具都进行了改良,就是希望日后能减轻些人力,从而加速垦荒耕种进程。
胤祺之前在工部当了这么多年的差事,对农具这一块还算是颇有心得的,在他看了安清画的图纸后,立马便看出了其省时省力之处。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他便拉着衙门内工司的官差一起开始琢磨打造了起来,安清也没闲着,开始对开春后垦荒之事做起了详细规划。
日子在忙碌中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因着手头上的事太多了,他们并未能像之前计划的那般赶回蒙古过年。
说起来,这是两人在外地过的第一个年,特别是胤祺。
边塞城的新年,自是比不上京城里热闹,城里几乎到年三十那日也略微有了些年味,百姓们有的在门上贴了对联,有的挂上了灯笼,然后在晚上能吃上一顿杂面饺子,就已经算是过年了。
衙门里的众官差已经放了假,大家都有一家老小的,安清和胤祺自是不会这种日子打扰他们,于是,两人只是同伊德日他们在衙门后宅一起吃了顿还算丰盛的年夜饭。
饭后,大家便各自散去,安清和胤祺两人也回了屋子,拿出白日里刚从京城送来的信件,在烛火下翻看了起来。
第126章五福晋126
这些信件就是普通的家信,有太后、宜妃和小九夫妻的,也有瓜尔佳氏和弘昇等人的,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康熙。
安清之前大概也听说过,康熙对儿子们表达父爱的方式就是写信,就像之前出征准噶尔时,那会太子监国,他也是一封接着一封信往京城递,后来还因太子未回信而勃然大怒。
若说这里面多少有着对太子监国的不放心,但据说那会,三阿哥生病了,康熙也是亲自写信表达关怀,可见这也是一种他和儿子的情感沟通模式。
他不仅对儿子这样,对后宫嫔妃亦是如此,康熙四十二年的那次南巡,宜妃也没去,安清由此进宫请安时,恰好瞧到宜妃在看康熙送来的信,旁边还有一个小木匣子,里面全是之前康熙每次外出给宜妃写的信,不仅是宜妃,据说惠德荣及佟佳贵妃都有。
对于康熙爱给人写信这事,安清以前就是听说,还没觉得怎么样,但这次却深刻地体会到了。
这自打他们离开京城后,康熙那满腔父爱似是终于找到了发泄出口,隔上一段日子就会给胤祺送来一封信。
“给,皇阿玛的信你要好好看,别辜负他一片慈父之心哦。”
安清熟练地从一堆信件中,准确无误地找到康熙的那封,很是打趣地递到胤祺面前。
胤祺眼底闪过一丝无奈,他自是看到她话里的调侃。
他皇阿玛的信确实是有些……
对于康熙给胤祺写的信件,安清一开始还会好奇,凑过去瞧瞧都写了什么,但看完几次后,她便再也不看了,主要是康熙那信真的太肉麻了,她真有点吃不消。
可能是家庭氛围不一样,她同阿爹阿娘很亲近,但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都比较偏内敛,平日里写信时只会道些家常,偶尔会直白的表达思念,可却不会像康熙那般,什么‘吾爱儿’‘时刻惦念’‘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等等话,那真是张口就来啊,反正安清是挺不习惯康熙这种直白的热情。
不过,雍正大概就是继承了他老爹爱讲肉麻话这点吧,但他典型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毕竟,后世他在批阅奏折时给大臣们写的那些话,可是被广为流传。
比如他称隆科多是‘全国人民的好舅舅’,对年羹尧的一个劲的示爱,像称呼对方是‘朕之恩人也’,还更是直白地表示过‘我如果不做一个出色的皇帝话,都不配你对我这么好’。
总而言之,肉麻至极,看了不由起一身鸡皮疙瘩啊。
“四哥给你写的信,我能看看吗?”
安清蠢蠢欲动问。
胤祺看了她一眼,不解问:“怎么突然想看四哥的信了?”
安清‘嘿嘿’笑了两声,也没隐瞒,“我想瞧瞧,看四哥是不是也像皇阿玛一样嘛。”
胤祺愣了下,顿时哭笑不得起来,“你想多了,四哥向来是个情绪含蓄的人。”
他哪里会写出那般直白的话,怕是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都写不出来吧。
安清‘啧啧’了两声,心想你还是不了解你四哥啊,他可一点都不含蓄啊,这会之所以压抑着本性,还不是因为幼年时被康熙那句‘喜怒不定’评价束缚住了,等日后他登位后,就会彻底解放天性,只希望胤祺到时候不要太惊讶才好。
毕竟,能说出‘朕就是这样汉子’的人,又能含蓄到哪里去。
胤祺虽然搞不懂安清怎么能把他四哥和皇阿玛联系到一起,但也没拦着她看信,直接从旁边几封信中找到他四哥的信递了过去。
安清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薄薄的两页纸,她很快就看完了,但脸上不免闪过丝失望之色。
还真是一封平平无常的信件啊,表达上中规中矩,倒是一点不见肉麻,就最后几行嘱托了胤祺这个弟弟要照顾好身体。
不过,四阿哥这封信里除了写了些家常外,还颇为隐晦提到了些京城的情势,从他的字里行间中能看出,京中如今形式越发的严峻了。
他们这次出来,胤祺自是在京中留了人的,会定期将京城形势告知他们,除了他们兄弟几个的明争暗斗越发严重外,太子和康熙的父子关系也越发貌合形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