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家里田地其实不算少了,无奈产量低。
只种庄稼养不了一大家子人。
所以拿出后头这块田做了鱼塘,而这鱼塘的进项也正好填补了青黄不接那一阵的口粮。
田块大,为了尽快修整完,家里请的人多。
都是远近的亲戚,有十个。
中年的带着年轻的儿孙,虽是个清理鱼塘的活儿,但也是代代传下来的。
鱼塘底下的淤泥挖出来,晾晒过后可以当肥料。
塘子往下挖,也不能挖太深,不然漏水就不好了。
沉淀了几个月,鱼塘里好像又恢复了一点生机。
塘底早死了的泥鳅已经腐烂化作淤泥,再深一点,就能看到活物的影子。
*
鱼塘上的围栏已经撤走了。
岸上的梨树经过夏日烈日的灼烧,叶子也没剩多少。
摘了果子后,叶片稀稀拉拉,有气无力地挂着。
秋风一吹,岸上落得都是。
陶青鱼走到他爹那边,曲腿蹲在岸上。
随手抓了根儿断了的树枝扒了扒岸上散发着腐臭的淤泥。
“爹,泥鳅能吃吗?”
“甭吃了。”
“活的。”
陶青鱼戳戳那露出一截身子的青褐色泥鳅,眼里闪着遗憾。
陶大郎好笑:“家里还少你吃的了?”
“倒也不是。”
只是鲜少能见到那么多的泥鳅。
陶青鱼直勾勾地看着鱼塘底。
请来帮忙的人是沿着岸边开挖,贴岸的淤泥被糊上岸。
挖长了,绕着岸边那一圈就是一条长长的沟壑。
里面泥鳅不大。
想也是新生的,前一批那些长了好多年的肥泥鳅早被毒死了。
它们铺了厚厚一层。
下面是硬实的泥巴,泥鳅钻不进去。
只随便一盆,少说几十斤,放县里也能卖个几两银子。
再加上泥鳅肉嫩,捞起来吐了泥,开肠破肚油锅里一炸,撒上一点辣椒面。
响脆可口,也是一道美味。
可惜啊可惜。
夏日太阳大,蒸发不少水。
余下的水放了之后,清一清淤泥。
再撒上专门去医馆那儿开的消毒药粉。
将缺口封严实了,就这么摊晒着。
等到来年,鱼塘里又会蓄积起不少的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