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4 景泰(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宪宗朝,朱见深和堂中跪了大半的臣子相对无言,天幕本也说他会在十一年追谥,他对提前给叔叔平反没什么抵触,只是若景帝被后人认定无过,那么本就不妙的先帝名声,就更无法言说了。

大德之人不入帝陵,先帝却在宗庙受万年香火……廷议了两个时辰也没得出两全结果,朱见深对君父本就浅薄的亲情又消减几分,自找万贞儿去了。

【英宗复辟后最大的过失当属冤杀于谦。

常说人无完人,白璧微瑕,但于谦说“完人”

不为过。

政绩卓越,巡按江西、巡抚晋豫皆有功;为官清廉,百官献金谄媚王振,他只两袖清风。

于谦之功,不仅是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更多是作为臣子展现出的高华品格,节俭为民,不爱钱不惜死。

查抄时,家无余财,只有正屋锁着景泰赐的蟒袍剑器。

少时写的诗成了终生箴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死之日,天下冤之。

岳飞赞叹:“好一个不爱钱不惜死,好一个两袖清风的忠臣,若天下文人都如此,何愁北伐不成。”

他想到朝中碌碌公卿,秦桧之流身居高位,主战之臣或被贬谪或失望辞官,只剩满堂蝇营狗苟,终是叹息。

朱元璋看于谦清廉至此,更是遗憾,好官也就罢了,还如此赤胆忠心,如此高华清廉,这不就是他最想要的那种大臣吗?朱祁镇真就蠢到这种臣子都砍?

【关于景泰和于谦有个争论,据传夺门之变当日,朱祁钰躺在病床上听到宫中钟声,问是不是于谦谋反,周围人答是太上皇,景帝回了一句“哥哥做皇帝,好。”

这个记录来源有二,杨瑄《复辟录》和祝允明《成化间苏材小纂》,并非官方,记载也有差异,祝只记“问左右谁邪?”

小字标注“或曰于谦邪夫?未委然否。”

也就是说景泰根本没说人名,只问了是谁,笔者猜说的是于谦。

《复辟录》写得早,但写的时候没有这个说法,这一段是后续修编增改,直接写"于谦耶?"传到后来就成了景泰怀疑于谦,只能说是完整的流言诞生及演变。

司马迁皱眉:“岂能如此草率。”

朱祁钰于谦不觉有异,这书叫《复辟录》,当然没好话给他们,朱祁镇都复辟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有流言就有吧,他们君臣自知便好。

【两个作者的出发点都很微妙,杨瑄作为一个并不受景帝喜爱之人,还记载了另一件事,复位后朱祁镇很开心地对大家说弟弟身体好多了,能吃粥了,以前的事不怪弟弟,都是小人的错。

光从那个“戾”

字都能看出朱祁镇不可能说这样的话,他别太恨弟弟哦,朱祁钰没几天就死了——那么《复辟录》的写作动机,就很有问题了,英宗立人设专属营销号啊你。

而祝允明是徐有贞的外孙。

徐有贞嘛,夺门之变主要人员,祝枝山写他祖宗相关的东西基本可以略过,古人评价“叙徐有贞事,颇有讳饰。

盖允明为有贞外孙,亲串之私,不能无所假借云。”

王世贞就骂了,说景帝与于谦信任这么深,怎么可能怀疑,就算有怀疑的点,为什么不怀疑石亨而去怀疑于谦?

是吧,我也想问呢。

还未著书的祝允明大惊,感受着周围人似有还无的微妙目光不知该不该应对,他自认外祖不算大奸大恶,如何也会有这种“我到坟前愧为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陵虚血途宠妻无度:你好,老公大人海贼之海军霸拳初唐峥嵘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超凡黎明谁与争锋帝枭盛宠:总统大人买一送二斗罗:我教皇身份被比比东曝光了逃荒:她从空间掏出千万物资从骷髅岛开始横推万界愤怒值爆表太古神墓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官道争锋青闺令绝世废柴狂妃我真不是NPC诸天最强万道钓皇无敌战斗力系统火影:从双神威开始神医毒妃不好惹斗破:从签到异火开始定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