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继体守成之君未有盛于大行皇帝者也”
。
不知道大家看了什么感受,反正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笑出声了。
夸他聪明英武,也算点题,但文治武功需要实例验证,朱祁镇拿得出手的功绩几近于无,这么夸就有些尴尬了。
如果说被瓦剌抓去留学也能算武功服乎外夷,那朱祁镇确实算后无来者,除了大宋雪乡二人,谁能相提并论?】
赵匡胤简直听不下去,大宋的皇帝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让天幕时不时就提一句,还满是不屑?
能和被俘叫门的明英宗相提并论,这“雪乡”
两个字听上去也似蛮夷之地,莫非……
不会的,他赵大铁骨铮铮汉子一条,子孙后代也尽是刚毅男儿,怎会出这样软弱被俘的帝王。
【用人方面,从王振到夺门功臣再到门达、逯杲,可以说好人不一定用了,但坏人肯定都被捞了,识人能力超过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帝王;祭祀方面,给王振祭葬招魂、建旌忠祠的事儿过去也没几年呢。
而“守成之君”
四个字也就是没有任何进益的委婉表达了。
不但没做出什么好成绩,反而把家业嚯嚯一大半,万幸中间有弟弟累死累活好几年,又有于谦把军制塑好,方能稳妥过渡。
评价很敷衍,赞美很虚无,不得不说大明文臣摇笔杆子确实有一手,朱祁镇的荒芜一生都能水出这么多字。
如此评价,再加上明人熟知的元英宗被刺杀英年早逝故事,可以说集表面看得过去、内里含义不好、知情人会心一笑几个元素于一体。
要么说礼部不是吃干饭的呢,很有政治智慧啊这个庙号。
】
尚是太子的朱祁镇攥紧拳头,礼部实在欺人,无论如何,那朝的自己也是天子,尔俸尔禄尔功尔绩都来源于帝王,如何敢在山陵崩后便这样敷衍造作。
若是,若是,他悄悄抬头看向父亲,若父亲能宽恕他这次,他必会好好待祁钰,不理会太监锦衣卫,不贸然兴兵,只在朝中做圣明天子。
到那时再清算不迟。
【说实话,这个庙号挺阴阳的,但在位的朱见深对此并没有发表什么负面意见,御笔一挥批准了。
朱见深对父亲的情感并不深厚。
他未记事时,朱祁镇就干出许多天憎人厌的丑事,被送回后又幽居南宫,和后妃共度,可以说完全缺失了他的童年。
复辟后他们的关系也不怎么样,英宗一度打算再废太子,被李贤劝下,朱见深方能顺利登基。
深宫一路波折,艰难度日,困苦根源都是刚愎自用的父亲,还朝后因皇后之争屡加苛责,晚年又扔下一堆烂摊子给儿子,种种因素杂糅之下,朱见深对这位君父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为父子亲缘保持基础的体面,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多了。
】
永乐大帝一声长叹,只觉荒谬。
听起来这孩子也是给朱祁镇擦屁股的命,朱棣就想不明白了,他,他乖孙瞻基,祁钰,见深,没一个孬的,太子再如何也是朱家汉子,怎么就在一堆好儿郎里冒出这么个东西!
【英宗既死,再等几年,许多事就可以拿上台面来说了。
成化年间,为景泰帝平反之声不绝,朱见深从之,为朱祁钰恢复帝号。
有些人不解,他的太子之位就是在这位王叔手上丢的,朱祁钰没有把他怎么样,但宫人最会看眼色,朱见深在宫中地位很尴尬,待遇肯定不会太好,为何还要冒着忤逆的风险去给叔叔平反?
因为朱见深是个正常人。
作为一个正常人,是会对父亲的叫门行径感到羞耻不忿的。
朱祁镇被遣送回国后,朱祁钰也只是关着他,并没有杀了这位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