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三弟妹烧的菜能香出一条街!”
“二嫂最会讲价的!
“
”
彼此彼此,英雄所见略同。
“
被完全忽视的陆二郎兄弟俩:”
.......”
经过老太太一顿说,陆家仿佛平添了许多对未来生活的朝气。
就连沈溪的眉头也松快乐不少,陡然来了兴致,想去外头走走,顺便买两条鱼回家开开荤,江南鱼米之乡鱼也不算贵。
福姐儿在小榻上呼呼大睡,陆二郎兄弟俩本想跟着老母亲一道去,却给打发去清理墙壁的爬山虎。
老太太唤了大儿媳妇一道出门,老二家老三家的各有各的活计。
陆三郎只能去扛着梯子,和陆二郎一道哼哼哧哧把墙上爬山虎清理下来,江南多雨,墙角的厚青苔一片,这爬山虎藤条茂密,最能招什么壁虎、蛇的,壁虎还没啥,那蛇就怪吓人了,再说家里还有两个小的,遇上毒蛇那不是要玩球。
沈溪跨上竹篮刚想出门,陆君彦挺着小胸脯跟了过来,小嘴儿叭叭,说什么担忧奶奶和大伯母出门落寞,贴心表示要跟一起去。
其实小家伙儿就是想出门去。
苏氏忍俊不禁,沈溪摸摸小家伙儿的脑袋瓜笑,“这样啊,真是谢谢我们彦哥儿了。”
陆君彦嘿嘿摆手笑。
老太太牵着孙孙的小手出了门。
出了乌衣巷,便来到了桃源县繁华的一条长街上。
沈家的小食肆以前就开在这条街上,长街靠近码头十分热闹,街道两旁林立着各色商铺,一眼望过去,叫卖声、还价声,街上腾起的一团团起锅的白气,夹杂着一弄堂的馒头、粽子、酱鸭、梅花糖饼的热闹劲儿,石头小脑袋转来又转去,稀奇的不得了。
一家三口踏着青石板路,来到摆着乌篷船的老渔农摊子前,苏氏心道果然是富庶江南,就是小小一只乌篷船,也自有一番丰盛气象。
老渔农摊儿上的鱼都是早上刚捞上来的,新鲜又肥嫩,沈溪挑了条花鱼,又要了条鲫鱼,花了八文钱,大花鲢糖醋,鲫鱼提回家煲汤,想到家中许久没吃青菜了,苏氏便去卖菜的婆婆那里,三文钱称了块嫩豆腐,另买了一把小葱,两个西红柿跟芫荽。
这一出门,花费四十文钱。
苏氏觉的这忒贵了,沈溪倒也没有儿媳那般心痛,银子就是赚来的嘛,这一路上走走看看,她对桃源县的物价也有了认知。
虽说现在北方兵荒马乱,但南方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蛮富足安定,百姓手里有钱儿,相对来说物价也高一些,就比如在北乡郡,馒头一文钱一个,肉烧饼只要三文钱,到了桃源县,巴掌大的馒头一个就要三文钱,带肉馅儿的烧饼就更不用说了,要五分钱才能拿下,倒是鱼啊虾啊螃蟹什么的,在水乡司空见惯的水产品就没有那么贵了。
不过,这年代,普通老百姓吃鱼也就是那么几个方法,要么清蒸要么炸煮,口感上自然没那么好,价格上不来也是正常。
回家路上,彦个儿看祖母婶婶辛苦,便懂事儿地提着沉甸甸的鲫鱼,乖乖跟着家人,小脚步哒哒哒的。
沈溪看路上的小娃娃手里不是捏着串糖葫芦,就是握着块米糕,低头看瘦了不少的彦哥儿,小男娃看到好吃的冰糖葫芦馋了,也只是偷偷多看两眼,不哭也不闹,然后继续哒哒哒提着鱼跟着她回家,心里便有些心疼。
从前陆家产兴旺时候,老陆家有田有牲畜,还有镇上铺子的收入,日子还是不错的,一家子想吃什么也为难。
自从一路逃难来南方,家里两个小的零嘴吃的都少了。
如今看陆君彦这小模样,沈溪便掏钱让儿媳买了几串糖葫芦,一俩小的一人一串,她老婆子一串,三个儿媳妇各一串,家里.......
彦哥儿看到婶婶递过来的糖葫芦,乌溜溜的大眼睛都亮了起来,小家伙儿踮起小脚,举着糖葫芦,“甜甜的,给祖母吃。”
沈溪笑眯眯,“祖母也有,你吃。”
小家伙儿却很执拗,当祖母的抵不过,只能咬了一颗。
嗯,味道还行。
彦哥儿看祖母吃了,也美滋滋吃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