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昭义?是皇室公主,意味着她天潢贵胄,身份尊贵,只要给她足够的权限,她可以如同?皇子一样给自己助力。
可她又?仅仅是皇室公主,所以也意味着她永远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甚至于,她会比自己所有?的儿子都要听话无害,她会尽可能盼着自己永生?长?寿,因为只有?这样,她才会有?靠山。
对于有?用的人,而且还是自己的血脉,景贞帝自然也不会亏待,所以他听从昭义?公主的意见提拔了几个从前跟随周筑的武将。
在他心里?,周筑已经倒下很多年?了,周氏又?没有?后人,底下那些个副将晾个几年?,早该脱掉以前的皮,如今又?有?昭义?公主在其中做缓冲,他更可以借此施皇恩收人心。
昭义?公主自然也对景贞帝表现得更加孝顺,每次进宫都要带新鲜玩意,昂贵稀有?如海金、砗磲,普通平常的如宫外街上一道小吃,甚至新春的绿叶子,地上捡的一枝新花。
边关?在打仗,朝堂上便?不像以前那般平和,偶有?与皇帝政见不合的,拌嘴的,吵架的,耿直上柬的,景贞帝不是暴君,当然不可能动?不动?杀人,总会有?那么一两次要受气。
皇帝受气,昭义?公主便?在底下给他做打手出气,颤颤巍巍的老头子她碰不得,那些个权贵后代?她还惹得起,一个一个去查总有?屁股不干净的,严重的直接挂去大理寺,没什么好由头的就把人家乖孙儿套头打一顿。
那些老头子给景贞帝告状,景贞帝表面斥责,却总是轻拿轻放。
如今,这京中谁人不知道景贞帝疼爱女儿呢?
谁人又?不知道这昭义?公主不堪教化,跋扈嚣张,恶名远扬呢?
第133章古代宫廷33
边疆之战一直绵延了小半年,北地天寒,临近阳春三月,积厚了一整个漫长冬季的冰雪才开始融化,大军铁蹄一过,整个草原被践踏成巨大的泥潭,宛若沼泽。
边军大将冯长仞拿下曲西三城的捷报传回京城,景贞帝惊喜过望——曲西三城在先帝时?以?求和为由割地赔出,如?今在他手里抢回来,岂不是彰显自己治下国力强盛的最好证明?
同时?,随着捷报传回来的还有请战令,曲西三城以?北还有?六城,都是曾经?燕国的城池,这些年或因征战或因和谈而被迫割让。
而如?今燕国占了先手,一朝翻身打的对方措手不及,若能一鼓作气势如?虎,继续向北挺进,说不定现在就是百年来开疆拓土的最好时?候。
朝中主和、主战的声音继续打响,双方各执一词,沸反盈天。
皇帝犹豫再三,最后还是胆怯的意识占据了上风。
不打了,反正这些战功已经?能堵住那些文官的嘴,足够封禅泰山。
朝廷之中京兆尹兼兵部尚书郭熙眼看景贞帝又要?龟缩,不忍错过这大好时?机,连夜拜访昭义?公主,想让这位最受皇帝信任的公主从旁说和。
秦宸章却?清楚景贞帝贪生怕死的本?性,别看现在打了胜仗,其实皇帝心?里唯恐突厥被激怒后会跟燕国生死纠缠。
他今日愿意支持打仗,乃是为了封禅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目的达成,还不知此次和谈要?付出多少银钱去安抚。
相比于继续劝皇帝北征,不如?想想怎么劝阻他此次和谈少赔点钱。
郭熙闻言一脸凝重,可又不得不否认,这确实是景贞帝能干出来的事。
果然,不过几日,捷报的呼声还没?有?落下,朝中就因为和谈的内容吵得不可开交。
景贞帝意兴阑珊,满心?只?期待泰山之行,文武百官对封禅却?态度消极,响应寥寥。
秦宸章让人?编了支对景贞帝歌功颂德的小曲,传唱于京内,以?此来表明?对皇帝的支持。
同时?又联合郭熙和户部吴仁裕向皇帝进言,砍了一半和谈的赔银用于军费,另一半用于封禅。
景贞帝二选其一,自然是去泰山重要?。
礼部刚把日期敲定,各种方士之辈便涌入京城,役夫被抽调去修整山道,垒砌方石,好在如?今春耕结束,倒没?有?引起民间太多动荡。
而皇帝虔诚于心?,早早便开始斋戒坐禅,连朝会都要?为此让步。
孟远知作为国师,被景贞帝召在身边侍奉,极少再出现在各家权贵宴席之中。
如?今鸿文阁修书只?分了两类,一类是帝王亲自下旨要?修撰的医经?,主要?在杏林苑,孟远知不在,所有?事宜便均由青黎负责。
另一类则是秦宸章之前以?修《汉书》为由发起的经?史一道,主要?在崇林苑,由公主府书史柳若林负责。
短短半年,鸿文阁修书一事就已经?收拢文人?近百,如?今翰林院上下也不过一百二十多人?,不免有?人?认为其越矩。
昭义?公主便将一本?署名为《景贞字典》的纲要?递给皇帝,景贞帝观之大悦,而后便送出不少宫中珍藏的孤本?古籍,身体力?行地为公主的修书之事予以?支持。
但实际鸿文阁中诸人?,其才华质量远远比不上翰林院,昭义?公主并没?有?打算光明?正大设出一个小翰林,所以?对招人?没?做太过严苛的要?求,无论性别、年龄和籍贯,只?要?读过书,会写字,便可以?前来求职。
修书是当世之大雅,又是为皇家做事,即便只?尽微末,说出去也比做些小私塾夫子、教书先生来得光鲜。
所以?源源不断的,每日都会有?人?上门,经?考校后留下的有?毫无功名的读书人?,寒门学士,也有?秀才之流,或者寥寥几个没?落的举人?、贡士。
当然也有?女子,比如?杏林苑中有?清阳观的素济道长,青黎曾经?请教过的民间医婆,宫里擅长养颜生息的医女;
再比如?崇林苑中的张娴安,她是先皇后周佑荣的母亲,出身罗川张家,幼时?习遍诗词歌赋,文采斐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