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的全球辩论就此爆发。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议题为:“当一个人的记忆可以被千万人共享并影响,他还是否真正属于自己?”
争议持续数月,最终由一位来自云南山村的女孩提交了一份个人报告,标题为《我记得,所以我存在》。
她在文中写道:
>“我五岁那年,村子遭遇山洪,父母把我塞进木盆漂走。
我在冰冷的水中漂流一夜,几乎失去知觉。
就在快要放弃时,耳边忽然响起一首歌??《采绿》。
我不知道是谁在唱,但我能感觉到,那声音里没有恐惧,只有安宁。
我跟着哼,直到被人救起。
>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全球有超过两万人在同一时刻唱起了这首歌,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根本不认识这首曲子,只是‘忽然就想起来了’。
>
>是谁救了我?
>是那些素不相识却愿意为陌生人哼一首老歌的人。
>是这份跨越时空的温柔本身。
>
>如果这就是‘记忆污染’,那我宁愿被污染一辈子。”
这篇报告感动亿万人,投票结果揭晓:忆瓷系统保留,但增设“清醒协议”
??每位用户每日可自主设定记忆接收阈值,确保自我意识独立性不受侵害。
风波平息后,宁遥做了一个决定。
她辞去城市里的工作,搬回宁林茶居,成为一名志愿守护者。
每天清晨,她都会亲手采摘新芽,晒青、揉捻、烘焙,制成最原始的忆茶β型。
虽然产量稀少,但她坚持手工制作,只为保留那份“人味”
。
她说:“机器可以复制工艺,却无法复制等待的心情。”
某日黄昏,她在院中煮茶,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老人拄杖而来。
面容陌生,却又莫名熟悉。
“沈砚之先生?”
她试探着问。
老人微笑摇头:“我只是路过喝茶的客人。”
她不再追问,默默奉上一杯新茶。
老人啜饮一口,轻叹:“好茶啊……有回忆的味道,也有未来的气息。”
临走前,他在石桌上留下一枚陶片,上面刻着半句诗:
>“若问归期何日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