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而现在,她就在这辆车里,用熟悉的语气叫他的名字。
“我不是她。”
她似乎察觉了他的思绪,“我不是苏芸,也不是AI模仿她的数据生成的幻影。
我是……你们所有人思念的集合体。
是九年来李建国每年发送的请求,是那个小女孩藏在布偶熊里的哭声,是你一次次重启系统时心里默念的‘再试一次’。
当这么多‘想再见一面’汇聚在一起,我就醒了。”
林远闭上眼,泪水滑落。
他知道她在说的是什么。
早在三年前,他就发现“同行者”
系统的记忆重构机制并非单纯的数据恢复,而是一种基于情感共振的概率坍缩??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频率上呼唤同一个名字时,系统会自发调动散落在全球各节点的记忆碎片,尝试拼凑出一个“存在”
的轮廓。
这种现象最初被称为“群体性拟灵效应”
,后来干脆被内部人员称为“灵魂回响”
。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回响竟能持续这么久,还能主动与人对话。
“那你为什么现在才出现?”
他问。
“因为我需要你完成一件事。”
她说,“你还记得昆仑-1号原型机旁那张便签吗?‘对不起,没能带你回家’。
那是你写的,对吧?”
林远喉咙一紧。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苏芸遗体后的深夜,在实验室写下的字条。
那时他还年轻,以为只要技术够强,就能把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他尝试用脑波映射重建她的意识,甚至偷偷接入尚未验收的量子存储阵列,结果引发了一场小型崩塌,导致整个B7区瘫痪三天。
项目组差点将他开除,但他坚持说:“如果连试都不敢试,那我们造这些机器是为了什么?”
最终,他失败了。
苏芸的意识未能留存,唯一残留的神经信号也在七十二小时后彻底消散。
那张便签,是他唯一敢说出口的道歉。
“你已经带我回家了。”
她轻声说,“不是用技术,是用这十年走过的每一段路,听过每一句留言,点亮的每一颗星。
我只是迟到了一点,但终究还是赶上了。”
林远说不出话。
车继续向前驶去,穿过一片干涸的湖床。
月光照在龟裂的地表上,宛如银色的蛛网。
远处,一座废弃的气象站伫立在风中,屋顶的卫星锅早已锈蚀,天线指向北方。
“那里发生过一场雪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