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可是这摄政王病死了,威权人物死亡,莫茂洽根本没办法掌控朝局,反复权衡利弊后,莫茂洽打算参考离线君主制,到大明当个离线安南王。
让莫茂洽和满朝文武做出这个决策的原因。
有两个,一个是大明的离线君主制搞得很好,比如琉球国王尚久和倭国国王足利义昭互相泼粪的戏码,就传到了安南国,除此之外,还有宗主大汗土蛮汗,也是离线君主制。
大明做事要脸,虽然我兼并了你的领土,但我还是把你的王室养了起来,仍然是人上人上人的地位,就是藩禁有点别扭罢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莫朝本身就是大明的属地,不是藩国,莫茂洽是大明册封的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罔替,作为大明册封武官,作为大明属地,现在撑不住了,要大明支援,非常合理!
大明来驻军,大明来管理,他莫茂洽一家子,进大明享福咯!
“这个莫茂洽想的倒是挺好的,他下面那些人能同意?”
朱翊钧看着这封奏疏,考虑可行性。
“陛下,是莫朝那些文武们逼着莫茂洽内附,莫茂洽也是顺水推舟就答应了下来,还专门祭祖禀报了列祖列宗。”
冯保摇头说道:“不背靠大明,郑家人杀到升龙城,能把他们全家都杀了。”
“大明做事是有规矩,讲分寸,顶多不让他们继续做官,还能把他们给杀了不成?”
局势变化和张居正有关,张居正从安南国进口粮食,也就是舶来粮,后来王家屏加大了力度,硬生生的把舶来粮的规模扩大了数倍,摄政王莫敬典死了之后,内外矛盾过于严重,外有强敌,民乱不断。
投了大明有活路,投了南郑,南郑拿他们祭旗。
“王家屏为什么没有意见?就说了这么一件事,他打算怎么办?”
朱翊钧敏锐的察觉到了王家屏话没说完,他就禀报了事情,没有地方意见。
朝廷对那边情况不太了解,如何做出决策?
“王巡抚还有密疏传来。”
冯保将一个密匣拿了出来,这得皇帝亲自解开,是另外的沟通渠道。
朱翊钧检查了密匣确定无误后,打开了密匣,才看到了王家屏的处置意见。
“怪不得王家屏不说呢。”
朱翊钧看完了里面的密疏,选择了烧成灰,王家屏没说过密疏里的话。
王家屏在密疏里就非常直白了,就一个字,等。
他投降大明就接受?他投降,大明就要让莫茂洽做闲散王爷?他想当狗,大明就允许他做狗吗?
等到北莫真的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等到南郑真的打进了升龙城,大明再介入,才是最优解。
莫茂洽的确是大明册封的世袭安南都统使,但是它事实独立,属地也只是名义上的,如何把名义属地变成真正的属地,才是朝廷应该考虑的。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不是山穷水尽,大明在安南国的统治,会学了当初永乐宣德旧事,陷入无法有效统治、地方反抗力量过于强大、撕裂过于严重的困局。
那些个莫朝的食利者,大明不杀了他们,政策决计无法推行下去,不如打成一片赤地再动手,空白的纸才好作画,如朝鲜事儿。
这就是王家屏的态度,他的想法,写到奏疏里,多少有点道德败坏,坏的有点过分了,如果没有密疏制度,王家屏这些心里话,朱翊钧不会知道。
朱翊钧思索了下说道:“下旨广州府,王家屏回京听用,遣兵部右侍郎刘继文,前往广州任广东巡抚。”
其实内阁的意思非常明确了,王崇古举荐王家屏回京,显然是和张居正通过气儿,王家屏久任两广,要是同意北莫内附,王家屏短时间不能离任,既然内阁同意了重大人事调动,显然是达成了共识。
这就有了非常合理的继续等下去的理由,王家屏回京了,新巡抚刘继文刚到广州府,需要熟悉业务。
按照王家屏的估计,顶多三五年时间,北莫就彻底撑不住了。
朱翊钧的圣旨传到了内阁,很快层层传递了出去,王崇古回到家的时候,全晋会馆的招牌已经被摘到了王崇古家里。
王崇古不住全晋会馆,他也很少过去,现在全晋会馆的牌子摘到了他的家里,他看着招牌,可谓是五味杂陈。
“儿呀,当年新郑公高拱、吏部天官杨博、我,组建这个晋党,建这个全晋会馆,其实就一个想法,解决俺答汗入寇,给大明朝止血。”
王崇古站在牌匾前,重重的叹了口气,身形都佝偻了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