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八月初,朱棣举行宴会宴请从征五军将领,随后举行阅兵式,然后命皇太子监国,车驾择日从京师出发。
大军走了一个多月,来到沙城。
阿鲁台的属下知院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等人,见明军势大,不敢反抗,便率家人来降。
朱棣详细询问阿鲁台的情形。
阿失帖木儿禀道:“今夏阿鲁台为瓦刺所败,部属溃散,势力衰微,本想偷袭边境,落得一些实惠,可是没想到大军来临。
他见大军来了,便疾走远避,不敢向南,一定是向北去了。”
朱棣听了甚喜,赐他酒食,授他千户之职。
大军仍然前进,到了上庄堡,先锋陈憋来报,说是勒袒王子也先土于,也率家眷投诚。
朱棣大喜,对侍臣道:“他们远道来归顺,应格外嘉奖,以后也好方便控制。”
随即令陈憋引见,当面奖谕,特封他为忠勇王,赐名金忠。
原来朱棣是想起已经去世的兵部尚书金忠,欲令他后继,所以不嫌复名,并封他的外甥把罕台为都督,部属察卜等为都指挥,赐头冠上带织金袭衣。
朱棣大获全胜,这才班师回朝。
朱棣几次征讨漠北,安定了明朝。
这几年当中,我虽然势力大增,但是张玄机率领魔教势力更是增长惊人。
两派明争暗斗,互相牵制,都等待时机,好一举消灭对方。
我支援的太子因为是正统嫡传,所以先天掌握了很多的优势,在朝廷上势力远比汉王大,但是我最担心的便是张玄机调集所有高手,全力在皇城一搏,那时鹿死谁手,颇难预料。
转眼一年过去,永乐二十二年,忠勇王金忠禀告朱棣,说有了阿鲁台踪迹,请朱棣发兵,愿为前锋誓死效力。
袁珙和楚流光听闻此事,急忙找我商议,二人都道:“我看皇上不久就要归天了,此时若要再出征,恐怕朝廷到时会大乱。”
我道:“不错,那时张玄机利用汉王发动政变,就会有一场大厮杀啊!
而且太子皇位未定,到时鹿死谁手,很难预料,我们一定要全力阻止皇上出征。”
我找到杨荣、杨士奇等大臣,悄悄把袁珙和楚流光的推算告诉二人,二人叹道:“我们也有预料,皇上年岁已大,以为早晚这几年的事了,看来比我们预料的还要早。
皇上戎马一生,真是可叹!”
我道:“现在可不是叹息的时侯,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后患呢?”
杨士奇道:“我了解皇上,他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擒杀阿鲁台,现在有了消息,会不顾一切地出征的,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我道:“难道就不能阻止了?”
杨荣道:“尽力试吧!
我看很悲观。”
当下几人上朝,请皇上不要再御驾亲征了。
朱棣见手下几个重臣说的肯切,也有些犹豫,可是汉王听到消息,亲自前来请战,请朱棣挂帅,他愿意为先锋等等。
朱棣心思活动了,等到汉王道:“父皇您一生几次三番没有杀死阿鲁台,他屡犯天威,岂能饶了他呢?”
朱棣被激怒了,道:“好,我要再亲自征讨。”
我等人虽知道汉王也早晓得朱棣快要驾崩了,因此他想让朱棣死在外面,他跟随之后,可以假借皇上的名义率兵杀回京师。
我等人急忙劝阻,可是朱棣不听劝告,几人见没有办法阻止,只好退而求其次,道:“汉王乃国家栋梁,如果离开京师,太子没人辅佐可怎么办?”
朱棣见他们不反对出兵,也乐得给他们一个面子,便答应了此事。
于是朱棣率军大举北征。
朱棣不听劝告,率兵一出京师,张玄机便请冷如雪带话,说道眼看皇上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当今天下只有他们二人可以互相制衡,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天下唾手可得,那时假立汉王为天下,请我在背后掌控,天下一定能治理的好。
又说他们摩尼教是入世救人的教派,一定可以普度众生,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听完冷如雪的转述,思考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