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陆府在杭州没有多大存在感,不过杭州府城内士大夫却知道,有一对母子居住在其中。
五代百年诗书之家进士出过多人杭州陆家,就算多年居住帝京,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依旧在,从我报出自己是陆家人阳明公出现异样看出,不过感觉隐约他与陆家不合。
文官集团原本就与锦衣卫这样机构天然对立,我也不太担心家族会受到报复,就算有我也不在乎,只有母亲秦可卿不受伤害就行。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我也不愿意过早回去。
打发一人去家里报信中午不回家后,找了一家酒楼美美吃上一顿大餐,就往自己向往已久的西湖走去。
一千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
—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
西湖面积大约二三十里,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脚下,东北面延伸到武林门一带。
香客可泛舟至山脚下再步行上山拜佛。
西西湖入桃花江,东通漓江,把城中各名山胜迹连成光艳夺目的珠串。
当我从马车上走下来,杭州西湖不愧与闻名遐迩的对方,一眼望去青山绿水,那西湖如美人的脸般,西湖上泛舟游览者极为壮观兴盛,今天天气依旧有些炎热不过辛亏多云,柳树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如仙境,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而却都精巧创造,雕栏画拱,在西湖上如平地般形势。
“杭州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这古人说的话实在太正确。
在西湖人来人往,有外邦异族的商贾,昆仑奴、西域者还有金发碧眼高鼻梁者,有上京赶考或出游到此的文人才子们,各色长袖儒服方巾扇子才子是挥洒自如,这些才子们颜值高文才好者,会引起那些女子们叫好,也有各色和尚和道士掺杂其中。
我此时脚踩在干净一块块堆切而且石板上,旁边的柳絮随着阵阵威风摇摆着,看着前方绿水青山苏堤雷峰塔,听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讲话,之乎者也有之,粗声粗气有之,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这应该是西山宝石山等上面的佛寺,而灵隐寺、天竺等寺院是香火最旺之寺,和钱塘江观潮是当下的游览胜地,在大秦广为人知。
在几百年前佛教传入大秦后,慢慢在时间洗礼下发展壮大,如西湖边佛寺许多,不过一直以来大秦都奉道教为国教,这个传统没有哪个皇帝改过,如今在终南山上的截教掌教张角张天师,奉为大秦国国师。
西湖苏堤绝对最美景色之一,大秦最伟大的诗人苏东坡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四五里的长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西湖水面分东西两部,而南北两山始以沟通。
后人为纪念他,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
。
杭州有了西湖,正如人有了眉毛,绝对不能够让西湖消失。
所以历代杭州布政司或巡抚或知府,都大力的治理西湖,就如苏东坡任杭州府知府的时候,就治理淤泥筑起苏堤,至于打击富豪贵族沿湖围田行为也是不遗余力,几百年时间西湖面积没缩小,反而出现各大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来言西湖实在是太贴切,苏东坡写下这首诗,就已经让后人无法超越了,如此美景让我有种画下来的冲动。
开始小厮陆无庸跟着有些不习惯,现在加上好几人在身后,开始难受渐渐也习惯,把他们自己忽视掉,悠然自得的欣赏起西湖美景,边上有着各种小摊,摊贩们买的以吃的为多。
“自己也许真是救世主,想什么来什么。”
无意间我走到一个胖矮和尚身边,他悠然恬静的盘膝坐在石板上,右手拿着毛笔在作画,有个作画的木板,毛边纸张贴在木板上,和尚作画慢到让人发指的地步,他手里的毛笔粘了墨汁干掉然后再粘上,这才动手画上一笔,可是他作画如大道至简般,无论手法运用都用的恰到好处,虽然我不会作画,可是却知道和尚是个绝顶画道高手。
矮胖和尚个子很矮五尺左右,但是却很肥胖,他的头非常大,带着如佛陀拈花一笑的微笑,长的非常有喜感,肥头大耳朵,明亮的眼睛五官分明,貌似弥勒佛,穿着粗布灰色有些脏的袈裟,带着一串佛珠,左手拿着一个钵端在手心上。
而在和尚右手边却盘膝着一个道人,道人比起那喜感十足的和尚差远了,一身衣服破烂不堪而且还脏兮兮的,蓬头垢面都看不清长什么模样,如果不是衣服有青色道袍的影子,手里拿着一把佛尘,我以为他是一个乞丐。
这个道人右手拿着一把钓鱼竿,不知是不是边钓鱼边睡觉,反正我站在他们身边,没看见一条鱼上钩,甚至道士身边都没有木桶。
吩咐随从拿来笔墨纸砚后,我也席地而坐、座在和尚左手边,自然陆无庸找来特殊画板,当今作画名家大部分都是书房书桌上或地下完成,看着居然和尚不拘泥于形式,这点是个洒脱的人物,我用的比毛边纸还好的宣纸。
毛边纸西出产竹纸,纸质细嫩,色呈米黄,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耐久程度次于太史连纸。
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书写书画,价格在当下也适中。
而宣纸主要以青檀树皮为主,生产的宣纸柔韧轻薄,承色接水性好,成为作画之人首选,不过以青檀木做原料,在纸张内价格昂贵,不是一般人家用的起。
我开始什么也不懂,只是默默临摹胖和尚,旁边的和尚道士好像没有发现旁边多了个人,而且还是个五岁小孩子,自顾自的干着自己事情。
“去拿个西瓜解渴。”
领命而去的陆无庸又匆匆跑回来。
“小少爷,西瓜摊贩与人争执,不如换成西湖龙井。”
“多事!”
轻松站起来就往经过的西瓜摊贩处走去,走到地点已经被人围观住,里三层外三层各色人都有,我身子小钻到最核心区域,只两个挨在一起售卖的摊贩大吵起来,卖西瓜的是个三十多岁憨厚男子,也许是常年劳作肌肤黝黑,两只手粗糙茧厚厚的,应该是个地道的农户,穿着缝缝补补的破烂麻衣,他身边站着一个年纪七八岁小男孩,一脸担心的看着自己父亲。
与憨厚农户争执的是一个妇人,妇人很胖衣服干净整洁,年纪也绝对超过三十,腰围如桶说话很尖酸刻薄,此时她一直骂着憨厚男人,男人没有对骂,只是一直在说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