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非也,非也。
陈靖前世也算是个网文爱好者,转世重修前的阅读量累计约三十亿字,四岁从父亲那里听闻隐湖掌门秦梦瑶在太宗靖难时期联合十余家门派,将站在建文一边的魔门彻底击败时,以为自己穿越到了黄氏武侠世界。
但还是发现自己图样图森破了,正德四年时他又听到某个田姓淫贼在山西布政使的辖区内被个大和尚给噶了小兄弟的消息,不久后又闻某个法号为无花的和尚被楚姓飞贼给干掉了。
难道说这是一个混合了黄易,金庸与古龙三位武侠作品泰斗作品的综武世界?
只能说是也不是,陈靖所听的这些江湖传闻并非伪作,他如今所在的这个大明朝其实是一个以太监N多年的名曰《江山如此多娇》的刘备为背景的大明朝,并在某个怨念的作用下成了这部同人文的主角。
陈靖父母双亡,显然不会是绿母文中的苦主,结合第一章的开头可以看出他也不会是NTR文中的苦主与纯爱文中的男主,在这个因mudman太监汇聚而起的读者怨念的操控下,他是后宫类爽文的男主角。
身为爽文主角,陈靖怎么可能没有外挂?虽然没有当下大行其道的系统傍身,但他被怨念赋予的主角光环可不是闹着玩的,比系统恐怖多了。
前元崇佛,崇的却不是遍地中原的禅宗而是源自雪域高原的密宗,前朝通过喇嘛教的教义来肯定他们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是以给予藏僧以极大特权,元朝皇帝对密宗僧人的滥赏,数目之巨,骇人心目。
仅忽必烈对八思巴一人的赏赐,就令当时的汉人大臣感慨:“国家财赋,半入西蕃。”
到了元顺帝时期,雪域蕃僧的势力达到了极致,关键就是迎合了元朝末代皇帝的嗜好,一个名叫伽嶙真的蕃僧在元顺帝即位不久就上贡“揲儿法”
,翻译成汉语便是“大喜乐”
,俗称欢喜禅,元史对元顺帝反应的描述是“帝习而喜之”
。
揲儿法的全名为无上瑜伽之大乐行法,金刚宗还有一门威力在龙象般若功其上的绝学,曰无上瑜伽密乘,而两者前缀都是无上瑜伽,说没有关系那肯定是骗人的,无上瑜伽之大乐行法就是删除了内功,招式等战斗元素的无上瑜伽密乘,金轮法王让郭巨侠的二女儿学习两本秘籍中共有的龙飞势、虎行势、猿搏势、蝉附势、龟腾势、凤翔势、兔吮势、鱼游势、龙交势等性交技巧,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所以峨嵋派的武功源头是九阳功而非无上瑜伽密乘。
无上瑜伽密乘之所以能凌驾于龙象般若功之上的核心因素是有战阵篇,能让修炼者们组成战阵来对敌,甚至还能进行内力传接,将多人的内力集合到一个人身上,昔年藏边五丑就是凭借这个特性方能与洪七公对一对掌。
伽嶙真却是将无上瑜伽密乘的列阵对敌篇与金刚宗中的赞佛舞蹈“金刚舞”
相结合,魔改成了十六天魔舞,金刚舞讲述的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莲花生大师在修行途中收伏四位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的传说,莲花生大师在前往天竺那兰陀寺取经途中遇到了于日暮时吞噬一切过往行人的四魔女,佯作气息奄奄即将丧命的模样引四魔女上前,然后手一抹就将四魔女收进帽子中,抵达那兰陀寺将她们四个从帽中取出,四魔女现出非常美丽的身相,当即发誓祈愿成为本尊金刚橛之护法神,其实质便是广为知晓的“护法天母”
,因此十六天魔舞也称十六天母舞。
本朝给前元所修的断代史是这般描述十六天魔舞的:时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被缨络、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各执加巴剌般之器,内一人执铃杵。
奏乐,又宫女一十一人,练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
所奏乐用龙笛、头管、小鼓、筝、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
这个艳舞让元顺帝痴迷到了即便丢下大都逃往漠北之际也要带上十六天魔女的程度,但他逃得了初一但逃不过十五,上都被明军攻陷的时间是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七,距离元顺帝跑路至此也就十个月的时间,不过元顺帝却是在上都陷落前四天再次跑路,但这一次逃窜却是仓皇至极,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从大都带出来的车辆被明军缴获缴万余的情况。
元朝后期的腐败和党争是其灭亡的根源,但是感性的文人们却将这个罪过一股脑扣在了“十六天魔舞”
的头上,在一些元末明初的凭吊作品中能常常看到文人们对十六天魔舞的谴责,明人宋讷在公元1372这个壬子年的秋天经过元大都宫殿,触景生情写下了“毡车尽载天魔去,惟有莺衔御苑花”
的诗句,就是对元顺帝跑路还不忘捎上天魔舞女这件事情的还原,还有“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凭谁为问天魔女,唱得陈宫玉树音”
,“天魔舞,将奈何!
多藏金叵罗,急驾白橐驼,阴山之北避兵戈”
等,均把十六天魔舞比作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视为让国家灭亡的靡靡之音。
这些金刚宗的不传之秘都在这方雕花檀木塔中,在农业时代学文识字是一件非常消耗钱财的事情,简单点说就是三代之积才能供一书生,这还是最流行的汉字,梵文这种仅在高级僧侣中流行的小语种的学习成本可想而知,也怪不得陈八一将无上瑜伽密乘中的练功姿势当成了小黄图来欣赏,又因为礼教的缘故陈八一不好将这些东西给后人看就藏在了箱子底,还好纸寿千年,再加上北方地区的干燥气候才没有让这些典籍湮没于时光之中,最终在陈靖的手上绽放了光芒。
陈靖也不认识梵文,但架不住运气好呀,雕花檀木塔中除了金刚宗的诸多秘籍外还有一本名为《梵语千字文》的书,这本书由唐代佛经翻译家义净编写,系模仿南朝梁代周兴嗣次韵形式,把最常用的一千个汉字跟一千个梵文单词按意义联缀成篇,以供中国佛教僧俗大众学习梵语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