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锦乡侯道:“兰大爷枢务太忙,千万不可劳步,兄弟得便上园子去找他罢。”
又说了一回闲话,便兴辞而去。
第二天,李纨打发小厮们给贾兰送东西去,贾政随便写了几行手谕,将锦乡侯的话也附带说上,交给小厮一并带去。
此时正是盛暑天气,贾兰住的海淀宅子,只是个大四合带后罩房,并无园林之胜。
幸喜宅旁有两三亩空地,梅氏令小厮们打扫出来,盖个茅亭,编个竹篱,也布置成花畦竹径,栽了许多草花。
贾兰退直余闲,常同梅氏在亭子上坐坐。
大门外是大有庄,有一片荷花塘子,晚凉时也出去闲步,看看荷花,借此散闷。
那天锦乡侯从清和园下来,顺路到海淀来拜贾兰。
见那门口是一行槐树,栅栏门外左右各有上马石,顶马家人下了马,投进帖去。
好一会儿,方听里头一声“请”
,家人服侍锦乡侯下车,从栅栏门走进。
看那住宅,虽不如荣宁两府宏壮,却也整齐洁净。
进了二门,是一带门房,回事小厮已举着名帖等候,便引锦乡侯进垂花门,至正面五间大厅上,说道:“请您坐一坐。”
那厅上全挂的御笔,楣子上是“诵芬畅绩”
四字匾额,还有皇太后御笔花卉及御笔福寿龙虎各直幅;正中紫檀条案上,摆着御赐白玉如意、霁红花瓶、白地翠龙果盘,那边方桌上摆着御书《诗经》插屏。
一件件都贴着黄纸签条,写的是“赐贾兰”
三字。
花架上四盆建兰,每盆都有几十箭的花,开得正盛,满屋里都是香的。
正在细细领略,只听咳嗽一声,贾兰从屏后走出,让锦乡侯在靠窗炕上就坐。
小厮们送上茶来,贾兰亲自递了,然后对坐叙谈。
贾兰道:“家祖手谕,说起太世丈有所赐教。
本要亲自造府的,这两天上头有交议事件,一直没空进城,倒叫太世丈劳步,实在不安之至。”
锦乡侯道:“世台何必客气?本该兄弟来就教的。
只因舍弟奉简九江,正是世台旧治,那里绅民至今感念德政,若有可以替舍弟介绍的,赏几封信给他带去,真是一言九鼎!
再则窑务、关务的情形,世台久在那里,必知其详,还求见教。”
贾兰道:“九江巨绅如徐侍讲、俞侍御、李兵备都是至好,人也公正明白,可备刍荛之采,一半天就写信送过去。
至于关务、窑务,为公是一说,为私又是一说,怎好妄参末议?”
锦乡侯道:“自然是替公家整顿才敢来请教。”
贾兰道:“既是如此,我还可以说说。
向来关税分别五十里内外:五十里内是税务处管的,监督只虚有其名;若讲整顿,只可先从五十里外着手。
从前各卡,有包办的,有派办的,比较起来,互有利弊,主要总在得人。
若有靠得住的人,一律改成派办,责成他们认真整顿,倒是一法。”
锦乡侯道:“那窑务虽不在世台管辖之下,想必也有所闻。”
贾兰道:“近年窑务减色,由于经费不充、材料缺乏,那工手尚未失传,趁此整顿经营,还来得及。
令弟既奉特简,总要将经费筹定,部里不要掣肘才好。”
锦乡侯道:“世台高见,真是扼要之论!
如今政府里也全靠世台主持,从前诸公伴食模棱,误事不浅。”
贾兰道:“我们北屋里,向来是打头的当家,还不如南屋里他们,遇事有个商量。
我的脾气太直,上头就没问到,只要见到了利害得失,也是要说的,打头的吃味不吃味,我全不管。
亏得上头明白,若不然,早已挤出去了,还能在北屋里混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