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现李世民帅二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兵分多路,把洛阳外围各城逐一蚕食,待攻破洛阳之日,就是他挥军北上攻夏之时,窦建德当然希望两方人来个两败俱伤才好。
夏军首席谋臣国子祭酒凌敬眼力极毒,发言道:“元公子似是对我大夏怀有很重的戒备心,这也难怪。”
接着望向窦建德,在窦建德点头后,继续道:“我大夏虽得黎阳,却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接下来我们攻向虎牢,强强相碰,不但胜败难料,会让李唐人拣便宜,更会有损我们与公子、少帅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准备避强攻弱,趁唐军围城之际,我大夏用兵济河,攻取怀、河阳,使重将居守,设立粮道,阵脚稳后再率众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临汾、晋州,先声后实,传檄而定,渐趋壶口,稍骇蒲津,收河东之地。
行此必有三利,一则入无人之境,师有万全;二则拓土得兵,我大夏形势益强;三为关中震骇,洛阳压力自减,公子以为然否?”
徐圆朗继续道:“李元吉到东北去,大有可能是为李唐招降幽州土豪罗艺和燕王高开道,我们尚要分兵攻向涿郡和渔阳,以防给李唐率先得到东北两大势力。”
元越泽哑口无言,对方口才无碍,句句话都是有理有据,且二人的笑脸给人一种发自内新的诚恳感觉,教他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一眨不眨地盯着元越泽的窦建德眼中闪过一丝既兴奋又失望的神色,道:“听说元兄对行军打仗并不在行,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元越泽苦笑道:“我虽读过不少兵书,却也有自知之明,深知经验是亲身打出来的,只有蠢蛋才会有读遍兵书就能成为无敌统帅的想法。”
窦建德拍案赞道:“元兄的直爽,令人敬佩,我们继续饮酒!”
一桌人再没谈论有关形势、战争的话题。
酒后,窦建德着在饭桌上从未开过口的刘黑闼和张青时一同送元越泽出宫。
一路走来,三人没有说过一句话。
王宫守卫和其他士兵们频频注目元越泽,均露出崇敬的神色。
出宫后,三人速度放慢,天色渐晚,路上行人亦不多。
刘黑闼突然低声道:“元兄如何评价窦建德此人?”
只听他直呼其名,当知他与窦建德似乎是产生了隔阂。
元越泽愕然地瞧了他一眼,又望向另一侧。
张青时表情木然,目不斜视。
元越泽沉吟片刻,道:“他充其量只能当一方霸主,就算真能当上皇帝,也绝非是个好皇帝。”
对于他这不敬的话语,刘、张二人均没露出意外的神色,刘黑闼叹道:“当年我投到他麾下时,他曾说欣赏我,不但因为我智勇兼备,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是贱民出身,他少时家里很穷,所以最看不过那些腐败的官吏和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
只有来自民间的人,才能明白民间疾苦。
纵观历史,谁的武功霸业比得上始皇嬴政,可是大秦二世即亡,正是不恤民情之害。
反而汉高祖刘邦流氓出身,却成就汉家帝业,其后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更是我中土全盛之期,旷古绝今。
故此有志之士,都不愿让李渊之辈得逞。”
顿了一顿,他苦笑道:“此话他也对少帅说过。”
张青时仿佛陷入回忆中,以更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大王出身于山东武城农村,随清河高士达在高鸡泊起义,高士达很看得起他,交由他指挥义军,以七千装备不齐的义军,击败隋将郭绚的过万精兵,确立他的威名。
后来高士达为隋朝名将杨义臣所杀,大王只得百余人仓皇逃走,此后辛苦经营,到今天不但降服徐圆朗、孟海公,更攻陷黎阳,凭的是‘仁义’两个字。
对隋朝降将,愿留下来的都推心重用,不愿留下的任他自由来去。
每次攻城掠地所得都均分给手下将士,自己则清茶淡饭,与士卒同生死共甘苦。”
元越泽沉声道:“听两位的意思,是窦建德再非从前的他了?”
刘黑闼道:“这两年他太顺景了,无论多强的对手,都被他击败,甚至唐军中出色人物如李世绩亦是他的手下败将。
使他感到皇帝的宝座成为囊中垂手可得之物,真性情在不受节制下显露无遗。”
接着面色转为愤然,道:“他着我守在乐寿,就是怕我投向元兄或少帅,否则怎也该着我随他一同上最前线的。
他还分化我与青时,若非青时与我私交甚笃,假意投向他来监视我,恐怕我真的会被气死!”
元越泽露出一个恍然的神色,不断的成功确能令人改变,窦建德就是最好的例子,难怪以忠义闻名的刘黑闼都因控制不住怒火而泄秘。
刘黑闼又道:“不知元兄有否发觉他席间的异样神色,本来他受我们数人劝阻,准备与元兄商谈合作击溃李唐之事,许是你的表现令他失望,所以根本未提此事,唉!”
元越泽微感愕然,道:“刘兄莫非以为中原一统的契机还未到来?”
刘黑闼与张青时一呆,后者道:“我们看来没有公子那般高深的智慧,大王曾详细分析过,说公子一方有许多隐患,假以时日必定内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