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既然洪大发喜欢“赌石”
这里就有必要提一下“赌石”
的来历:
“赌石”
是翡翠原石的买卖是珠宝界最神秘的一种交易,她的神秘就在这“赌”
字上,因而买主又有“赌玉”
、“赌石”
的说法。
一般仅从外表,并不能一眼看出其“庐山”
真面目。
即使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通过这层外壳很快判出其内是“宝玉”
还是“败絮”
。
因而买卖风险很大,也很“刺激”
,故称“赌”
。
赌赢了利润很大,所以这种买卖从古到今历久不衰。
传说缅甸玉石商人赌石后,当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
如果切开的赌石内有许多水灵剔透的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
,所谓“赌行”
,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
翡翠贸易尤其是原石贸易,成功倚仗着运气,就象赌博、彩票一样对未来投资。
据清代檀萃所着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
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
这就是现今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
交易的历史渊源。
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壁”
。
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
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
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
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
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