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到过年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需要办灯会,到时候大家就都能去了。”
凤宁这么一说,才把那些这次没被选去的人安抚住。
带十个新人,是凤宁想培养更多的花灯工人,因为年底的时候会有几个城市需要同时开工,人手要是不够,就会影
响到灯会布置速度和效率。
这次凤宁依旧带上了师父和师娘,而且还是给二老买的飞机票,她把其他人安排坐上火车之后,自己陪着师父和师娘坐飞机去沈阳。
拿到北京灯会的结算款时,凤宁给师父也发了工资,戴师傅死活不肯要,说是凤宁给他们买了车票和机票,又安排北京的食宿,都没要过他们的钱,他怎么能要凤宁的工资。
凤宁知道他们不缺钱花,便把钱收了回去,打算还是带师父和师娘出去玩。
师娘特别骄傲,他们没享到儿孙的福,却能享到徒弟的福,这是隔壁那些老头老太太们羡慕不来的,毕竟他们的子女再孝顺,谁带他们去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沈阳玩了?
以前师娘特别不爱出门,因为别的老太太嘴边挂着的不是儿女,就是孙子,她插不上嘴,跟大家坐在一起就是折磨。
现在不同了,她敢出门和那群老太太唠嗑了,因为她有个有本事的徒弟,还上过电视和报纸,这点谁比得上?关键是徒弟还孝顺,买吃的穿的还不算,还买机票带她出门旅游。
所以老太太腰杆都直了不少,肉眼可见年轻了不少。
凤宁坐飞机出发要比火车晚,但到得更早,她到了之后,便去火车站接人。
南安的五月已经有夏天的气息了,但沈阳还是温暖宜人的春天,这种天气最适合干活,也适合出去游玩。
凤宁没让师父帮忙扎灯笼,让他陪师娘到处游玩。
戴师傅也知道现在用不上自己,凤宁自己能搞定,便也不坚持,带着老伴到处去走走看看,去看沈阳故宫,去丹东看对岸的朝鲜,去大连看海。
等转完一圈回来,凤宁这边也才忙了一半。
戴师傅捋起袖子要来帮忙,凤宁说:“师父,不用你帮忙,辽宁玩遍了,可以去吉林看长白山,还可以去哈尔滨玩啊,要是不想去吉林和哈尔滨,那就去北京玩。”
戴师傅说:“那些以后再去吧。”
“这么好的机会,干嘛等以后?长白山要爬山,现在去也有点冷,你们去不太合适,要不去哈尔滨吧,现在这个季节去挺不错的。
哈尔滨最有名的还是冰雕和雾凇,但冬天零下二十几度,比北京还冷,你们二老身体恐怕受不住。
现在去看最好。”
凤宁给他们买了卧铺票,把师父师娘劝到哈尔滨去了。
二老年纪大了,还能去多少地方呢?所以趁着还能走,就多走走。
沈阳的灯会是6月18日完工的,一共是四十组花灯,20日正式开幕,到7月31日闭幕,一共是41天,主要是为了吸引假期的学生游客。
凤宁和沈阳这边签的合同是收入五五分,门票卖5角一张,票价不算便宜。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三省的工业基础是最好的,自建国后,这里就一直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经济的龙头,当地人的经济条件也非常好。
现在是八十年代末,东三省的经济还没有衰退,人们兜里还拿得出钱来。
等再过几年,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东三省的经济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开幕的时间非常近,凤宁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工人们一起在这里参加了灯会的开幕式,他们布置了这么多次灯会,很多人都没有参加过自己布置的灯会,她想让大家也感受一下游客对花灯的喜爱,让大家也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沈阳很少举行这种大型灯会,所以一开幕,客似云来,把整个灯会挤得是水泄不通,人们拿着相机疯狂地咔咔拍照,进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沈阳和南安的差距。
在南安,极少有人家能够买得起相机,但在沈阳,相机似乎非常普遍。
感受过沈阳人民的热情,工人师傅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凤宁把赵玉琴留了下来,负责沈阳灯会的维护工作。
赵玉琴是从年初开始来凤宁这儿上班的,她的儿子上小学了,平时上班就她待在自己身边照顾,出差的时候就交给了赵玉琴母亲照顾。
现在她有了稳定收入,比以前在厂里上班挣的还多,她母亲也愿意帮她照顾孩子。
说起来很现实,可这就是成人世界的一面。
虽然不能回家陪孩子,可出差工资高,补贴多,她也愿意留下来维护花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