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十三钗》周不到四天报收1.8亿,《龙门飞甲》周1.6亿。
12月26日。
到了年底,沈三通会务缠身。
官方的,企业的,还有各种协会。
早上沈三通有一个电影局的茶话会,邀请了导演们喝喝茶,总结过去一年,眺望未来一年。
车上,沈三通拿着一篇影评看了看。
《好莱坞报道》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你或许会觉得,只有最不入流的好莱坞制片商,才能想到在南京大屠杀这样惨烈的题材中加入爱情戏,但这恰恰是《金陵十三钗》的主线。”
《十三钗》并不差,倪妮饰演的玉墨,堕入红尘却桀骜不驯,风情入骨却有气有节,佟大为的饰演的李教官舍生忘死,只为军人的责任与国家的未来。
电影里的镜头、色彩,也是保持了张一谋的一贯水准,但这些这样的题材中,和“白人男主”
调情之下,失去了所有意义。
片方三顾茅庐贝尔演绎激情戏的通稿,简直是“阿嬷是自愿的”
的翻版。
人家外国演员自己都不愿意,是作为东大人自己求着人来演的。
何止是自轻自贱,简直是自轻自贱!
尊严,是没有的。
号称六亿大制作,战争戏却只有1o分钟。
电影热映,《十三钗》的问题浮现,然而某些媒体一唱一和,“小骂大帮忙”
,愣是把话题转移了。
批判张一谋的作品风格变得越来越接地气,甚至有些俗气。
偏离了原来的高雅路线,越走越往通俗甚至低俗的方向去了。
将网友对电影消解严肃题材的不满,从敌我矛盾混淆成内部矛盾,转进到“接地气”
“俗气”
问题。
由此可见,某些媒体不是不懂舆论操作手法。
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象,沈三通思绪回到了多年前的大学。
《英雄》热映,张一谋自己接受采访时说:“中国老百姓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圈中人都知道这只是一花旗国的奖,只是花旗人的评判标准,与其它电影节不一样,它不代表最高水准,但中国人很特别,从媒体到老百姓始终有这情结,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大,而在所有奖项中,它在商业上影响力最大,这可能与花旗国国情、它在电影界老大的地位有关。”
当年,沈三通亲眼见证过张一谋遭遇的批判,那时,他为张一谋和同学老师争执、辩解,成为了导演系的异类。
说一句张一谋拯救了电影行业也不为过,推进了院线改革。
当然,张伟评也挥了重要作用。
此刻回想,张一谋的话其实偷换了概念,到底谁是中国人?
有人把“中国人”
代表了。
一直以来,是因为可以为国争光,所以关注大奖,而不是大奖重要才关注大奖。
两者在表现上存在相似性,但本质截然相反,可掌握声音的人,将之混淆了。
说到底,一次次冲奖,和后世营销主旋律没有区别,都是利用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沈三通感觉到他有必要做些什么。
而这不是个好主意。
《十三钗》还在上映,再加上张一谋的行业地位、前辈身份,以及某些媒体的偏向。
三通娱乐又是《龙门飞甲》出品方之一,批评《十三钗》会被做各种解读,三通娱乐不断挤压文艺逼学院派的存在感,口头上还要分个高低,未免给人过于咄咄逼人之感。
最好是行动上大踏步前进,嘴上温和谦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