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宋真宗采纳了这个意见,实践之后也证明,非常有用,而且省钱省事。
边境的土著居民常年与西夏人打交道,不仅精通两国语言,还擅长弓马骑射,对战西夏兵丝毫不落下风。
并且因为是汉人,依然擅长耕作,对土地有很深的执念。
这也就导致,当土人编入北宋军队,并且有了自己的田地后,对土地的占有欲导致了对西夏人时的战斗力相当惊人!
“抢我的人可以,不许抢我庄稼!”
“祸害我们村子可以,不许祸害我的田!”
这可是朝廷认可的田,可以祖祖辈辈传下去的恒田,可以不用交税的田!
【有了缘边弓箭手之后,北宋终于有了像样的边防能力,开始实行“塔防流”
边防体系。
】
【所谓的“塔防流”
,就是建造寨堡,形成一个防御体系,各个寨堡可以互相呼应,互相支援,并且可以不断往前推进。
】
寨堡类似长城的烽火台,主要负责警戒和巡逻。
弓箭手轮流屯兵防守,同时也围绕着寨堡耕地种田,一旦遇到西夏来袭,第一时间把家人转移到寨堡中寻求庇护,防御对外。
因此这些寨堡也被称为“护耕堡”
。
北宋不仅仅只用弓箭手防御,一步步把寨堡往西夏腹地延伸。
而且,到后来为了土地,都不需要朝廷去修,当地土人主动修寨堡,继续往西夏人的领土上蚕食。
于是形成一个很有趣的循环:
西夏人开战,侵扰边境,边境土人愤怒,修堡寨占有土地,向宋朝示好;
西夏人土地被占,再次开战,边境土人修建更多堡寨,再次占据西夏土地……
到后面,不仅仅是宋朝边境土人在修堡寨,连其他少数民族也在修,步步蚕食,步步紧逼,反过来蚕食西夏……
李靖觉得颇有意思的摸了摸下巴:“名为招募土人,实际上就是自己人守护自己领土,难怪纪律好。”
李世民对比大唐的制度发现了共同点:“这与大唐的均田制和府兵制相似,兵农合一,平日屯田,战时为兵。”
还是大唐的府兵制好。
事实上,这是大宋为数不多比大唐的府兵制更好的政策。
弓箭手入编后,朝廷有福利“给田二顷,有马者加五十亩”
,从面积来算比隋唐的均田制待遇高两到三倍。
一家出一人当兵,全家免税——隋唐的府兵制只给当兵者一人免税。
正因为有大量的永业田,还没有田税,边境的土兵种出来的粮食有了多余的,最后反过来可以供应给其他军队和商贩,缓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