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在一次讲解「深度影响力工程」的课程中,任莫言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方启然的特别关注。
当其他学员还在讨论表层的技巧时,任莫言直指这种影响力操作背后的伦理困境,并提出了几个具有洞察力的思考点。
这个问题让方启然的表情出现了一瞬间的波动,随后他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屏幕中的任莫言。
课后的私人视频通话中,方启然向任莫言展示了一个更深层的课程体系——「意识重构与行为编程」。
「你很特别,」方启然说,「你不仅理解这些技术的运用,更看到了它们背后的本质。
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核心团队,成为我的『代理人』。
」透过屏幕,任莫言能感受到方启然话语中隐含的试探和观察。
加入核心团队后,任莫言接触到的内容远超出普通课程的范畴。
每天清晨,他都要研究方启然发来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涉及大规模群体心理操纵的实际运用,从商业营销到社会运动,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在封闭的线上研讨会中,他见识到了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制造「自发性」群体行为,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息流来引导群体认知。
在一个深夜的视频会议后,方启然破天荒地主动分享了一个加密文件夹给任莫言。
「这是我们过去几年的核心研究数据,」方启然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感,「作为我未来的代理人,你有必要了解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
」
当解密文件的那一刻,任莫言的瞳孔微微收缩。
眼前的实验记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些文档详细记载方启然如何运用心理操控理论应用于实际项目,包括一系列极具争议的社会实验。
方启然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我们的在线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平台,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场。
每一个学员,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这场大规模的心理实验。
」
随着方启然的指导,任莫言逐渐了解到整个系统的精妙之处。
课程平台的每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装置:从视觉界面的布局,到互动环节中精确计算的情绪触发点,再到层层递进的奖励机制,都在悄然改变着学员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
「
看到这些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了吗?「方启然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分析图表,」这些都是收集学员心理数据的探测器,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这个系统。
「
表面上,任莫言对这一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赞赏,他认真记录每一个技术细节,不时提出专业的见解。
但在内心深处,每了解一分,寒意就多增一分。
他看到其他学员在这个系统中逐渐改变的身影,仿佛提线木偶般被操控着思维和行为,这种景象让他不寒而栗。
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考验,任莫言终于在方启然的核心团队中站稳了脚跟。
方启然对这个年轻而有天赋的「学生」越发器重,不仅将更多机密项目交给他负责,还经常在团队会议上刻意强调他的存在。
「莫言在心理洞察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方启然常常这样评价,「他不仅掌握了技术,更懂得如何将其升华为艺术。
」
任莫言也「完美」地诠释了一个狂热追随者的角色。
他不仅积极参与各种实验项目,还主动设计了几个极具创新性的心理操控方案。
这些方案巧妙地将方启然的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赢得了整个团队的赞赏。
当然,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是他和同伴们精心编造的假象——那些所谓被成功「影响」的对象,其实都是他们安排的配合者。
在一次核心会议上,任莫言展示了他最新的「实验成果」:通过精心设计的社交媒体互动模式,成功引导一个封闭群体改变了他们的集体认知。
这个案例被方启然赞誉为「划时代的突破」。
然而,只有任莫言知道,那个社交媒体群体中的关键帐号全部都是他的同伴在运营,那些看似自然的互动和认知转变,都是精心排练的剧本。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