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玛利亚向团队展示了基于MOM的QuantumScript2.0初版,这个版本包含了物质类型系统、交互描述语言和量子场配置接口。
"代码更加简洁和直观了,"她边说边调出一个新的示例程序,目标是创建一个由六个水分子组成的完美环状结构,"你看这个程序,逻辑非常清晰。
首先,初始化量子场环境,设定好场的强度和相干性。
然后,一步创建六个水分子的'实例'。
接着,定义一个半径为3埃的环状排列模式。
最妙的是这里,我们用一条指令,就能让这六个水分子按照这个环形模式排列,并且还能指定它们的朝向,比如让所有氧原子都朝向圆心。
最后,激活量子场,设定一个执行时间,比如30秒,让系统完成排列。
"
屏幕上简洁的几行描述性指令,取代了过去可能需要数百行底层代码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
林小雨则从理论角度分析了MOM的意义:"这个框架让我们看到物质世界的层次化结构,从基本粒子到复杂系统,每一层都有其'类型约束'和'行为规则'。
量子分子编程实际上是在这个层次结构中找到最合适的操作抽象级别。
"
随着MOM框架的发展,李默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物质世界可以被视为一个巨大的面向对象系统,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根类"?物质的行为是否也遵循某种"设计模式"?
一天晚上,实验室里只剩李默一人。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物质的面向对象本质
如果宇宙万物确实以面向对象的方式组织,这似乎暗示了一些深层的哲学含义。
计算机程序中的对象是由程序员设计的,那么物质世界的"对象"又是由谁设计的?
或许,这只是人类用来理解世界的另一种模型。
就像物理学的方程一样,MOM框架是我们投射到自然界上的认知结构,而非自然界本身的存在方式。
但这个模型的有效性确实令人惊讶。
物质世界表现出的秩序性、层次性和规律性,与软件工程中的原则如此相似。
或许这不仅是巧合,而是暗示了某种更深层次的真相——信息可能是构成现实的基本元素,物质只是信息的特定表现形式。
量子分子编程,从这个角度看,不仅是控制物质,更是与构成物质的信息进行对话。
这个思路让李默兴奋不已。
第二天,他将这些思考与团队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
"这意味着我们不只是在'编程'物质,"林小雨说,"我们是在学习宇宙本身的'编程语言'。
"
张磊则从实用角度补充:"无论哲学含义如何,这个框架确实提供了实用价值。
我们现在可以更系统地探索分子系统的可能性空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