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样本保持了铜的化学成分和大部分物理特性——质量、密度、颜色、硬度基本不变。
但其电导率下降到了原来的十亿分之一,表现出典型的绝缘体特性。
更有趣的是,样本对磁场的响应也发生了变化,展现出某种类似于介电材料的性质。
"我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李默总结道,"在化学上它是铜,但在电子行为上它是绝缘体。
这证明了量子特性工程的核心理念:物质特性可以通过量子信息重构来根本改变,而无需改变其化学组成。
"
"我们应该给这种新状态起个名字,"林小雨提议。
"量子绝缘铜(QuantumInsulatingCopper),简称QI-Cu,"李默说,"这只是量子特性工程可能性的开始。
"
团队在实验后的讨论中,深入探讨了这一突破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这一实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物质特性的理解,"视频会议中的陈教授感慨道,"传统材料科学认为,物质的性质主要由其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决定。
但我们证明了还有第三个维度:量子信息组织模式。
"
"量子特性工程开辟了材料科学的全新领域,"张磊说,"理论上,我们可以创造'量子态材料库'——同一种化学物质的多种量子态版本,每种都有不同的特性组合。
"
玛丽亚则专注于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以革命性地改变电子工业。
想象一下,同一块金属可以在不同区域表现出导体、绝缘体甚至半导体特性,仅通过量子信息编程实现,无需改变材料本身。
"
"更重要的是持续时间,"林小雨指出实验的一个关键数据,"QI-Cu的状态在室温下保持稳定超过72小时,远超我们之前的量子修改持久性。
"
李默站在实验台前,手里拿着那枚已变成绝缘体的铜片,思考着下一步研究方向:"我认为是时候将量子特性工程系统化了。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标准化流程,探索更多物质的量子信息结构和可能的修改方式。
"
"就像创建一个全新的物质'操作系统',"玛丽亚说。
"确切地说,"李默点头同意,"我相信量子特性工程将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我们正站在这场革命的起点。
"
会议结束时,李默在实验日志的最后写道:"今天,我们不仅改变了一块铜的特性,更改变了人类与物质世界互动的方式。
从今往后,物质不再仅仅是我们接受的现实,而是可以被'编程'的信息系统。
量子特性工程的时代已经开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