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山道上尘土飞扬,马蹄声起,太阳还未追赶上来,天气还没那么热辣。
马车上的帘子支棱着,两岸是一闪而过的葱绿山景。
罐罐带来的甜果儿太香了,没一会儿年纪稍小的知文就频频去看他那满满当当的书箱,还不住地咽咽口水。
“这个给哥哥!”
“知采师兄,这是你的!”
“知文师兄,这是你的!”
罐罐将两个滚圆的红梨儿给魏承和知文知采,又拿出一个最大的放到正在闭目养神的诸葛秀才手中,乖巧道:“夫子,吃梨。”
诸葛秀才微微睁眼一看,就见着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大梨子,遂笑道:“你的呢?”
罐罐抱着魏承的手臂道:“罐罐和哥哥吃一个!”
知文咬一口香甜水嫩的梨,边咀嚼边摆手:“不成,不成,梨可不能分着吃。”
罐罐迷茫:“为什么呀?”
“分梨,分离。”
知文煞有其事道:“这寓意可不好!”
罐罐小脸一紧,拿过魏承手中的梨就丢在书箱缝隙里:“罐罐不要和哥哥分梨!”
又掏啊掏啊,拿出一油纸包滋味酸甜又爽口清脆的腌青枣儿,紧张的看着知文:“知文师兄,哥哥和罐罐可以一起吃这个吗?”
“青枣自是可以的,枣,枣……”
知文挠挠头,一时想不到枣的寓意,想到什么后又一拍脑瓜:“枣生贵子!”
魏承摇头失笑,知采则是毫不留情的大笑出了声。
知文反应过来什么,忙道:“对不住,对不住,我说错话了。”
罐罐懵懵懂懂,看着魏承:“罐罐和哥哥枣生贵子,不好吗?”
魏承拿出一个青枣儿送到罐罐嘴里,笑道:“我们是兄弟,自然是用不上这句好话。”
又看知文,淡笑道:“枣的寓意也有旁的,魏承有一日看过这样的典故,常有学子下场之前,父母当煮一碗五枣茶,寓意为五子登科,早日高升。”
诸葛秀才点点头,又轻轻拍拍知文肩头:“知文,最近可是偷了懒,少读了书。”
知文忙正色道:“回夫子,知文知错了。”
知文和知采虽说是诸葛秀才的书童,却不是打小养在他宅院身边的孩童,这两人一个是镇上米行账房先生的儿子,一个是如意酒楼二掌柜的侄儿,平日里跟在诸葛秀才身边收拢收拢书箱,买买笔墨纸砚,再跟着认些字背些诗,等他们再大大还是要回到自家铺子做活。
读书人便是望万物都能起诗意,诸葛秀才有了几分兴致,道:“青枣,恰似小圆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
*1
“你们都背过许多诗,不如说几句沾枣又喜爱的,为师与你们讲解一二。”
知文和知采都说了两句,诸葛秀才笑道:“不错,不错。”
他看向魏承和罐罐:“魏承,你来一两句,叫为师听听。”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魏承一顿,又将整首诗通背了下去,“……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2
诸葛秀才在魏承背第一句时,眼里的赞赏就没消散过,论枣之诗那么些,魏承偏偏选了这首,这作何又不说明他心如朗朗明月,脚踏实地,务实诚恳。
“诗王这篇《杏园中枣树》作的实在是妙,欲扬先抑,欲取先与,之后几句笔墨又道出枣之气节又有哀怜同道之心。
你出身寒门,以你的聪慧勤勉终有一日能入朝中登科为官,届时王孙贵胄,世家子弟,会让你应接不暇,为师也愿你能心有气节,不随波逐流,造福一方百姓。”
魏承敛神道:“学生记着了。”
诸葛秀才又看眼乖乖吃枣的罐罐,起了逗乐小孩的心思:“罐罐,两位师兄和你兄长都说了,你也背首诗给为师听听。”
罐罐腮帮还塞着甜枣,乖乖道:“可是罐罐不会背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