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没错。”
陈岚点头,“而且我们测试了周晚的乌德琴演奏数据,发现其低频振动与人类心率共振曲线高度吻合。
换句话说,她在无意识中,已经做到了‘让音乐成为生理语言’。”
池野沉默良久,忽然起身走向仓库。
那里堆满了施工剩余的金属管和木板。
他翻出几根铜管,又找来几个不同大小的鼓腔模具,开始动手组装。
李砚路过时吓了一跳:“你干嘛?搞发明?”
“我在造一种新的乐器。”
池野头也不抬,“它不靠耳朵听,而是靠皮肤感知。
我要让看不见的人‘摸’到旋律,让说不出话的人‘踩’出节奏。”
三天后,第一台原型机诞生??外形像一架竖立的共鸣箱,内置多层触觉反馈装置,能将音频信号转化为精确的振动频率,并通过手柄、踏板和背靠式接口传递给使用者。
测试当天,池野邀请所有听障孩子参与。
小女孩朵朵第一个尝试。
她小心翼翼把手放在温热的金属环上,池野启动设备,播放她前几天用手语“唱”
出的一段节奏。
瞬间,她的瞳孔放大,整个人僵住。
接着,泪水无声滑落。
“她说……她感觉到自己的声音了。”
手语老师哽咽翻译,“她说,原来我不是哑巴,我只是……一直没人教会我怎么‘说话’。”
全场静默。
连周晚都捂住了嘴。
那一刻,池野终于理解了林昭临终前那句话真正的含义:“教不会说话的孩子唱歌”
,从来不是要让他们发出声音,而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无论是手势、震动、色彩,还是心跳。
当晚,他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原定的教学计划必须全面升级。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教育,”
他说,“是要重建一套全新的艺术认知体系。
从感官出发,打破‘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于是,“声屿计划”
正式进入第二阶段:建立全球首个**多模态艺术交互实验室**。
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乐理,而是融合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与无障碍设计。
孩子们将学习如何把自己的梦境画成旋律,把疼痛写成节拍,把思念谱成和弦。
与此同时,《继续》巡演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维也纳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