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听懂了。
阿米娜是她妹妹的名字。
他没有打扰,只是悄悄录下了这段哼唱,带回实验室交给陈岚。
第二天清晨,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这段旋律的基频与周晚脑电波中的α波峰值完全吻合,误差小于0.3赫兹。
“她们的大脑在无意识中建立了连接。”
陈岚望着数据,声音发颤,“就像朵朵和周晚那次一样。
但这回……距离更远,创伤更深,可共鸣却更强。”
池野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忽然明白了什么。
“也许‘声屿’从来就不是一个物理空间。”
他说,“它是一张网,由所有愿意倾听的人编织而成。
只要有人还在唱歌,有人还在听,这张网就不会断。”
一周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派来代表,正式宣布将“声屿计划”
列为全球示范项目,并授予“人类情感联结特别贡献奖”
。
颁奖词写道:
>“在这里,音乐不是艺术,而是语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回应;治愈不是遗忘,而是共存。”
典礼当天,法尔扎娜第一次穿上校服,站在礼堂中央,怀抱修复好的乌德琴。
她没有说话,只是弹奏了一曲长达十分钟的即兴旋律。
起初是低沉的哀鸣,如同风穿废墟;随后渐转明亮,似溪流破冰;最后,一声清越的泛音划破空气,全场寂静无声。
扎赫拉走上台,用手语翻译道:“她说:‘我的声音曾经被战争吞掉。
但现在,我把它还给了世界。
’”
掌声如雷。
三个月后,第十四位跨国学员抵达??一名来自南苏丹的聋哑少年,靠模仿鼓点震动学会“听”
节奏;紧接着,一位巴西贫民窟的女孩寄来自己录制的街头吟唱,请求加入远程课程;再后来,冰岛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主动联系,希望引进“沉默空间”
模式。
池野的行程排到了两年后。
他飞遍六大洲,在难民营、地震废墟、戒毒中心建立起一个个微型“声屿站点”
。
每个站点都有一间不设监控的房间,一块写着“这里不说‘应该’,只说‘我想’”
的木牌,以及一把等待被触摸的乐器。
然而,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次意外直播中。
某日,池野在非洲某营地指导孩子们制作泥土鼓时,手机不慎开启全球连线功能。
短短半小时内,直播间涌入超过两千三百万人次观看。
人们原本只是好奇这位神秘的“顶流癫王”
究竟在做什么,却被画面中那一双双脏兮兮却闪着光的眼睛牢牢钉住。
镜头扫过一个六岁男孩,他用炭笔在鼓面画了个笑脸,然后拍打着说:“这是我爸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