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普通人察觉不到这些细微波动,但敏感的人会在某个瞬间莫名心头一暖,或突然想给老朋友打个电话。
最神奇的变化发生在儿童医院。
一位自闭症男孩在接受治疗时,突然指着天花板说:“阿姨在唱歌。”
医护人员检查发现,当天病房的空调通风系统恰好接收到一段来自东京分会馆的残留声波,经还原,正是林素云生前录制的一段童谣哼唱。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声称“看见会说话的光”
“听见看不见的人”
。
心理学家起初归因为集体心理暗示,直到脑电图监测显示,这些孩子的α波与θ波出现高度同步化,类似于深度冥想或亲密对话时的大脑状态。
“他们在接收。”
植物学家李昭??曾参与四棵树根系研究的专家??在学术会议上激动地说,“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通过某种尚未被命名的感知通道。
也许,人类本来就具备跨个体的情感共振能力,只是现代社会让我们失去了这种本能。”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重建倾听关系”
的民间运动。
学校开设“沉默课”
,学生每天留出十分钟不说话,只观察彼此的表情与动作;社区成立“故事交换站”
,居民用录音笔互换人生片段;监狱引入“倾听对话疗法”
,让罪犯与受害者家属面对面坐着,不说评判,只说感受。
成效惊人。
芝加哥一名连环盗窃犯在听完一位老人讲述失去孙子的过程后,首次主动交代了未被侦破的案件细节。
“我不是为了减刑。”
他说,“我只是……突然不想再躲了。”
而在加沙地带的一个难民营,两位分别属于对立族群的老妇人因共同照顾一名失语儿童而成为朋友。
她们语言不通,只能用手势交流,却在三个月后共同创作出一首用陶罐敲击节奏、配合呼吸声组成的“和平之歌”
。
这首歌后来被小禾采样,编入她的北欧项目新专辑《最初的声响》。
许风吟听了整首曲子,听完后久久不语。
“这才是她想要的世界。”
他对苏念说,“不是靠一面发光的墙,而是靠无数普通人,一次次选择停下来,听另一个人说话。”
夏天到来时,记忆公园迎来了第十一次自发光现象。
那天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四棵树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成一片巨大的网。
突然,主墙上一块区域再次亮起,不再是青绿色螺旋,而是一串不断跳动的光点,排列成摩尔斯电码。
技术人员迅速破译:
>“谢谢你活着。”
紧接着,全球十七个分会馆同步出现相同图案。
东京的女孩摸着墙面哭了出来:“这是我爸爸参军前给我发的最后一封电报内容……他说,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好好活。”
柏林的盲人音乐家用手指追踪光影轨迹,轻声哼唱出一段旋律,竟是二战时期犹太集中营里流传的一首秘密歌谣??歌词早已失传,但曲调却被一代代幸存者口耳相传至今。
“她在连接断裂的历史。”
苏念站在许风吟身旁,声音微颤,“她不只是在回应现在,还在缝合过去。”
许风吟望着夜幕初降的天空,忽然感到耳畔一阵温热震动??是小禾送的生物耳机在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