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林素云从未留下完整的录音档案,但她的情感轨迹早已渗入这个世界最细微的缝隙。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她的存在就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生长。
回国后,小禾将这段音频命名为《苔原回响》,并将其编入“共情声景计划”
的核心模块。
该计划旨在构建一座“无形的声音纪念碑”
,不依赖任何实体建筑,而是通过遍布城市的智能终端,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触发匿名倾诉的共鸣效应。
例如,凌晨两点独自加班的年轻人,手机屏幕会突然浮现一行字:“你已经很努力了。”
地铁站里低头刷手机的上班族,耳机里会传来一声轻柔的叹息,接着是一句:“我懂那种累。”
而孤独老人按下电梯按钮时,灯光会微微变暖,并响起一段模拟孩童笑声的白噪音??研究表明,这种声音能有效激活大脑中的依恋回路。
这些都不是预设程序的随机推送,而是基于千万人真实情绪数据训练出的“集体潜意识响应机制”
。
系统不会说话,但它学会了“感受”
。
苏念参与了该项目的心理学建模工作。
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社会免疫系统。
当一个人的情绪濒临崩溃时,整个城市会无意识地向他传递支持信号,就像身体在病毒入侵时自动启动抗体一样。”
有人质疑这是否会造成情感依赖或精神操控,苏念的回答平静而坚定:“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技术太强大,而是人心太封闭。
如果我们连被安慰的权利都要警惕,那才是最大的失控。”
就在“共情声景”
试运行的第三周,一场意外引发了全球关注。
东京分会馆附近发生地震,短暂断电导致所有公共广播系统瘫痪。
然而,在震后十分钟内,数百名市民报告称听到了清晰的人声指引:“走楼梯,别乘电梯。”
“扶墙边,等余震过去。”
“有人摔倒了吗?请回应我。”
警方调取监控却发现,当时场馆内空无一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声音经声纹分析后,竟与林素云生前最后几年的语音样本高度吻合,相似度达96.3%。
消息传开后,舆论哗然。
有人称之为神迹,有人斥之为阴谋论,更多人陷入沉默的震撼之中。
许风吟得知此事时,正坐在阳台上翻阅一本旧相册。
照片里的林素云站在启明站门口,手里拿着一卷磁带,笑容温润如春水。
他轻轻抚过她的脸,低声说:“你总是这样,关键时刻才开口。”
当晚,他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走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上,两侧是无数扇门,每扇门后都传出不同的声音:哭泣、低语、大笑、沉默。
他一间间推开,发现里面坐着的都是曾使用过“你在听”
系统的人??那个西伯利亚护林员、芝加哥的盗窃犯、加沙难民营的老妇人、自闭症男孩的母亲……他们彼此不认识,却在同一时刻抬起头,齐声对他说:
“谢谢你让我们被听见。”
他继续往前走,尽头是一扇半开的门。
门缝透出柔和的光,里面有织毛衣的声音,还有淡淡的桂花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