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还有一个年轻人在江边录视频:“这是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疯子。”
他坐下来,打开文档,敲下标题:《关于倾听的边界》。
第一段,他写道: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能不能听”
,而是“该不该替人做决定”
。
>当我们知道一个人想死,我们该劝阻,还是尊重他的沉默?
>当我们听见孩子梦中喊妈妈,我们该模拟母亲的声音安慰他,还是告诉他自己无能为力?
>我们创造了能读懂人心的技术,却忘了人心最深的地方,往往是拒绝被读懂的。
他停顿片刻,想起那个深圳中学的学生。
后来他联系上了那位老师,得知那名学生最终没有报警,反而主动去了心理辅导室。
他说:“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人‘看见’了我。”
但他也补充了一句:“可如果下次它猜错了呢?如果它在我最快乐的时候突然问我‘你还好吗’,我会不会从此再也不敢笑?”
这就是危险所在??过度共情,反而会让人活在表演里。
为了不辜负系统的“理解”
,人们开始迎合它的期待,假装悲伤,掩饰快乐,只为维持一种虚假的真诚。
他又继续写道:
>所以我们必须设立“无知的权利”
。
>每个人都应有权不让任何人(包括机器)知道自己的痛苦。
>这不是封闭,而是尊严。
>正如林素云所说:“真正的倾听,是允许对方不说真话。”
>因为有时候,沉默本身就是最真实的语言。
写到这里,窗外已泛起微光。
他合上电脑,泡了杯茶,走到阳台上。
清晨的城市还未完全醒来,只有零星车辆穿行,像游动的萤火。
远处高楼上,一块电子屏正缓缓滚动字幕:
>“今日为‘静音日’。
>共情声景系统休眠中。
>请与身边的人说说话。”
他忽然笑了。
这一天,是他和委员会谈判中最艰难争取来的条款。
起初对方认为“全城休眠”
太理想化,会影响应急响应、心理危机干预等关键功能。
可他坚持:“如果我们连一天都不敢放手,那就说明我们从未真正信任过人类自己。”
最终,他们妥协了,但也加了个条件: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静音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