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们从未放弃重启系统。
他们只是换了方式??不再依赖单一容器,而是利用她释放的原始情感波,激活散布全球的W系列残余载体,构建一张横跨大陆的情感共振网。
当足够多的人同时“想起”
痛苦、“承认”
悲伤、“表达”
爱,这张网就会凝聚成新的核心,替代早已崩坏的旧系统。
而她,正是第一个点燃火种的人。
但她不是祭品。
她是反向导体。
她的情绪越真实,系统就越无法控制;她的记忆越完整,那些被篡改的历史就越容易瓦解。
第二天清晨,苏婉召集全村孩子,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记忆仪式”
。
她让每个孩子写下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折成纸船,放入山涧溪流。
水流蜿蜒而下,最终汇入地下河系。
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条水脉连接着东南亚多个地下水网,甚至可能延伸至印度洋洋流循环系统。
“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字,”
她站在岸边说,“都会被记住。
不是靠机器,不是靠药物,而是靠风、靠水、靠土地本身。”
当晚,她收到一条新消息,来自一个未知ID:
>“你母亲当年做的选择,你现在也必须做一次。
>继续逃,还是回去?”
>附言:永冬舱温度回升,冰层裂隙扩大。
>母体活性检测:恢复中。
苏婉盯着屏幕良久,最终回复:
>“我不回去。”
>“我去砸门。”
她收拾行装,将最后一块陶杯碎片嵌入钢笔笔帽,作为信物交给小满。
“如果我没能回来,”
她说,“你就带着孩子们继续唱那首歌。
不要改词,不要停顿,哪怕只有一个音符,也要让它传出去。”
小满点头,眼中含泪:“你会回来的。
因为你知道,这次不是为了救谁,而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我们可以软弱,也可以坚强;可以忘记,但更有权记得。”
三天后,一架私人货机从云南边境起飞,目的地标注为“北极科考补给任务”
。
实际航线却在中途偏转,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直扑西伯利亚无人区。
舱内,苏婉穿着厚重防寒服,手中握着一支改装过的探测器,外形酷似老式录音笔。
这是她用母亲遗留的技术图纸拼凑出的“情感逆频发射器”
,原理简单粗暴:将个体最深层的记忆转化为特定频率的声波,直接冲击系统神经中枢。
理论上,它能短暂瘫痪Lullaby协议的自动修复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