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城下哀嚎连天,尸横遍野,城中的汴京居民看在眼中,皆为之悚然。
一名乐妓张凤奴,也在被裹挟的炮灰队列之中。
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她扬起声音,对着城墙上的所有守军大喊道:“我倡女张凤奴也,许州破被俘至此。
蒙古军不日去矣,还望诸君努力为国坚守,无为所欺也!”
[9]
言毕,纵身投濠而死。
完颜守绪亲自来到西门外,酹酒祭奠,并为她撰写了祭文,哭之甚哀。
是日,每一条街巷中都挤满了送行的百姓,哭声震地,面露悲愤之色。
他们知道,现在只能抗争到底了,一旦战败落到蒙古人手中,所有人都会堕入地狱。
汴京依旧沿用北宋时的城墙,土脉无比坚固,后来又被金国海陵王重新修复,更是坚不可摧。
该墙一直到李自成时期,依旧巍然挺立。
明末时期,炮.弹已经大为先进,李自成埋下炸.药,打算放倒城墙,却完全没能轰碎扎实的地基。
反而因为巨大的反震,炸死了守在墙边的几百名骑兵,全部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然而,守军一方虽然有着城墙上的优势,但坚守汴京绝非易事。
金国主力都陨灭在了三峰山,余下的,不过是些残兵败甲,城内虽然有一些民兵自发走上城墙,填补空隙,却是杯水车薪。
人数不够,只好从战斗意志上来凑。
而这,恰恰是完颜守绪最擅长的领域。
他这个人,因为天资所限,所以执政能力称不上第一流。
但却有一种奇特的人格魅力,让下属如飞蛾扑火一般,甘愿为他冲锋陷阵,身赴险境,甚至为他决绝赴死,万死不悔。
他虽然身体不好,不能亲自作战,但每逢战事起,必定亲自前往第一线,见到士兵受伤,辄亲为敷药,包扎伤口。
曾在雨中出行,百姓不顾地上淤泥,拖家带口前来观望,到御驾前欲行礼,完颜守绪立刻将人扶起:“勿拜!
恐泥污汝衣!”
也经常轻装上城楼视察,所到之处,军民皆山呼万岁,声震云霄。
且他生活简朴,经常散出宫中资财犒劳将士,从无吝啬。
更有士兵被他一接见,霎时热泪盈眶:“臣为陛下战死,无所恨矣!”
[10]
这些事,其他帝王也做过,可放在完颜守绪身上,效果却格外明显。
很难搞清楚,他为什么如此受到下属的欢迎。
真是一种玄学呢……
他有很多的死忠,从登基开始便誓死追随,直到他亡国自缢,焚于滔天烈火,依旧陪伴他走到了最后。
忠孝军尽是一群豺狼虎豹,桀骜不驯的归正人,在完颜守绪面前,却一向俯首帖耳,言听计从。
三峰山上,面对绝境,面对蒙古人的刀锋和长矛,那些他亲手提拔的名将们,陈和尚、合达、杨沃衍等人,无一例外选择了战死,没有任何一个向蒙古投降。
恒山公武仙,著名的二五仔,投降蒙古之后,一度升到了元帅的高位,居然被他几封书信招抚策反,又叛蒙投金,而后终身没有再复叛,直到为他战死。
他到河南,河南父老携食物及牛酒自发犒军,络绎不绝,得他亲自出面感谢,尽皆为之感泣。
他到蔡州,当地百姓欢欣鼓舞,所谓“公私宿酿,一日俱尽”
,所有贮藏的美酒都在一夕之间欢庆喝完了。
如果说,这些人如此。
是因为对完颜守绪抱有指望,盼着他能振作起来,成为中兴之主,多多少少都有所求的话。
那么,还有一群人,就算他亡国陨身,一无所有,也没有抛弃他。
退守蔡州孤城后,完颜守绪面对蒙宋联军的围城,坚守数月,明白大势已去,遂决意行「国君死社稷」之事,自杀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