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纪大和解(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们的痛苦被听见了,灵魂就不至于枯死。”

余惟久久无言。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做的,不过是延续了眼前这位老人未竟的事??让被压抑的声音重见天日。

“我能录下来吗?”

他问。

“可以,”

周志民说,“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您说。”

“别只放给城里人听。

我要你带到矿井、工地、养老院、精神病院……所有没人说话的地方。

让他们知道,连一面破墙都能记住声音,何况是人?”

余惟郑重点头。

当晚,他在镇上唯一的旅馆住下,连夜整理录音。

当他把听诊器连接到高敏麦克风,再接入降噪系统时,墙体中的声音愈发清晰。

他甚至分辨出一段对话??一对夫妻在争论要不要堕胎,女人哭着说:“可这孩子是在饥荒年头怀上的,他是活下来的证明啊……”

那是1961年的事。

他把这些声音剪辑成一部十分钟的音频作品,命名为《墙的记忆》。

发布时,他附了一句话:“我们总以为历史写在书上,其实它最先发生在耳边。”

三天后,这条音频登上热搜。

无数人留言说自己童年老屋的墙壁也有类似感觉;一位建筑师发起“倾听老建筑”

行动,组织团队为全国百年民居做声学扫描;更有学者提出“声景考古”

概念,主张通过环境残留音重建社会记忆。

而长岭镇,也开始热闹起来。

有人专程前来“听墙”

,带着耳机贴在土坯上流泪;有学生来做田野调查,记录老人口述史;甚至有音乐人以此为灵感创作交响乐。

周志民却始终坐在院子里吹笛子。

他对来看他的记者说:“我不是什么声音先知,我只是不愿意看着人们把苦咽下去。”

一个月后,余惟接到文化部通知,《人间和声》项目正式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首个以“声音叙事”

为核心的文化工程。

同时,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增设“倾听课”

,每周一节,内容不限于音乐,而是训练学生聆听他人、理解沉默、识别情绪背后的声音信号。

但他没留在北京领奖。

他去了西北戈壁,那里有一座废弃的气象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位气象员在此驻守三年,每日记录风速、温度、云层变化,却因通讯中断与外界失联整整十个月。

其中一人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还在报数,但我们不确定还有没有人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宠妻无度:你好,老公大人不朽圣尊豪门军少密爱成瘾惑乱红楼凌天传说职场红人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谍海风雷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将军抢亲记我们的家族没落了神级反派从领主到维度魔神闪婚恋爱脑总裁后,我被宠疯了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网游之命轮之主步步生香:嫡女医妃这个修士很危险1825我的新大明电影世界私人订制一切从锦衣卫开始狐狸的美男图鉴傲世九重天深渊主宰师父们跪求我下山祸害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