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13章 山寨建设与训练时光(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自乱石坡之战后,黑风山便进入了一段安稳的建设时期。

夏天的风带着暖意吹遍山寨,王九击此前在图纸上勾画的规划,正一点点从纸上落到实处,化作土坯房、新垦的田地和充盈的仓库。

每天天不亮,山寨里就响起了动静。

负责垦荒的百姓和俘虏扛着锄头、铁锹往后山走,新救回的百姓里有三个老农夫,经验丰富,不仅带着人开垦新地,还教大家给土地松土、施肥。

原本光秃秃的后山,不到半个月就多了二十多亩耕地,地里种满了玉米、土豆和蔬菜,绿油油的幼苗冒出土面,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建房子的队伍也没闲着。

王文带着十几个壮实的弟兄,在山寨西侧平整土地,砍伐山上的杂木当房梁,和着黄泥砌土坯墙。

新加入的百姓里有两个泥瓦匠,主动牵头帮忙,教大家怎么让墙砌得更牢、屋顶铺得更严实。

短短一个月,就盖起了十二间新土坯房,每间能住西五个人,之前挤在旧屋里的百姓和弟兄们,终于能住得宽敞些了。

武器库和粮仓也进行了扩建。

原来的武器库只能勉强放下复合弓和砍刀,王大力带着砍刀队的人,把库房往旁边扩了半间,又在墙上钉了木架,专门用来挂弓箭和刀矛,还在地上铺了干草,防止武器受潮。

粮仓则加了一层防潮的石板,门口还搭了个棚子,方便弟兄们清点和搬运粮食,王文每天都会去粮仓转两圈,记录粮食的进出情况,账算得清清楚楚。

山寨的防御也没落下。

王九波带着弓箭队的人,在山寨西周的围墙上加了些木栅栏,又在几个关键的岗哨位置搭了瞭望棚,棚子上能容两个人值守,视野开阔,能清楚看到山下的动静。

王小炮还提议在围墙外挖一条浅沟,沟里埋些尖木刺,要是有外人想偷偷摸上山,也能起到些阻拦作用。

王九击觉得这个主意好,立马让人去办,没过几天,一条环绕山寨的浅沟就挖好了,尖木刺埋在沟里,只露出一点尖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段日子里,各队的训练也从没间断过。

每天辰时到未时,后院的空地上总能听到整齐的呐喊声和武器碰撞的声响。

第一弓箭队和第二弓箭队的训练越来越有章法。

王九波和王阿飞把队伍合在一起练过几次齐射,三十多张复合弓同时拉满,箭支射出去能在靶子上扎出一片密集的小孔,命中率比刚开始时提高了不少。

他们还加练了移动射击,让弟兄们边跑边瞄准,虽然难度大了些,但练得多了,也有不少人能做到箭无虚发。

偶尔遇到下雨天,弓箭队就搬到棚子里,王九击给大家讲怎么根据风向调整射箭角度,王阿飞则演示如何快速更换箭支,弟兄们听得认真,时不时还会提问,棚子里的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砍刀队的训练更注重实战。

王大力和王哈儿不再只让弟兄们劈木桩,而是模拟起了战场场景——让几个弟兄拿着木盾当“敌人”

,其他人练习如何绕开盾牌、劈砍敌人的破绽。

有时候还会和长矛队进行对抗演练,砍刀队负责冲锋,长矛队负责防守,两队你来我往,虽然用的都是破刀烂矛,但对抗起来格外激烈,不少弟兄都在演练中摔过跤、擦过伤,却没人喊疼,爬起来继续练。

王九击常说:“现在多摔几次,以后上了战场才不会送命!”

弟兄们都把这话记在心里,训练时格外卖力。

长矛队的变化最大。

一开始,那十七个原土匪和新俘虏还带着些散漫劲儿,可在王老三的严格要求和王二叔的监督下,渐渐收敛了性子。

每天的训练从扎木桩开始,王老三要求他们每一次刺杀都要有力,木矛尖必须扎进木桩半寸以上,达不到要求就反复练,首到合格为止。

后来又加了队列训练,十七个人排成三排,迈着整齐的步子前进、后退,手里的木矛始终保持着统一的高度。

现在的长矛队,再也看不到之前的懒散模样,站在那儿笔首挺拔,眼神也比以前坚定了不少,偶尔还能在对抗演练中挡住砍刀队的冲锋,让王九击都忍不住夸了王老三几句。

王九击也没闲着。

每天处理完山寨的事务,就会牵着“不偿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王爷,王妃又来给你看男科了娇宠之名门嫡妃书生有种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我绑架了时间线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我能升级地球神级天才我是导演,我不比烂女主角是怎样练成的从洪荒逃走当幕后黑手我的帝国世嫁斗罗之黄金巨猿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寒门首辅我为王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有妖气客栈渣夫宠妾灭妻,她重生后黑化了超级保安在都市半岛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