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那些身居高位、享受厚禄的人,还利用富贵和百姓争利,百姓怎么能承受呢?百姓越来越穷,富人却奢侈浪费,穷人走投无路,生活没盼头就容易犯罪,这就是刑罚越来越多,奸邪却止不住的原因。
官员是百姓效仿的对象,要是官员做百姓做的事,追求财利,怎么行呢?追求财利是百姓的想法,追求仁义、教化百姓才是官员该做的。
《易经》说‘背着东西乘车,会招来强盗’,乘车是君子的事,背东西是百姓的事,说的就是身居高位却做百姓之事,肯定会招来灾祸。
要想做君子该做的事,看看鲁国丞相公仪休的做法就知道了。
《春秋》强调的大一统,是天地常理、古今通义。
现在各家学说不同,思想混乱,朝廷没法统一思想,制度变来变去,百姓都不知道该遵守什么。
我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和孔子学说的,都应该禁止,不让它们和儒家学说一起发展,这样就能统一思想、明确法度,百姓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汉武帝觉得董仲舒说得好,让他做了江都相。
会稽的庄助也因贤良对策出色,被汉武帝提拔为中大夫。
丞相卫绾上奏说:“这次举荐的贤良中,有些推崇申不害、韩非、苏秦、张仪学说,这些学说会扰乱国政,建议都不用他们。”
汉武帝同意了。
董仲舒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做博士,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学生们都很尊敬他。
做江都相后,辅佐易王。
易王是汉武帝的哥哥,一向骄横好勇,但董仲舒用礼义规范他,易王也很敬重董仲舒。
这一年春天二月,朝廷大赦天下。
还开始铸造三铢钱流通。
夏天六月,丞相卫绾被免职。
丙寅日,汉武帝任命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
汉武帝向来喜欢儒家学说,窦婴和田蚡也都爱好儒学,他们推荐代人赵绾做御史大夫,兰陵人王臧做郎中令。
赵绾奏请修建明堂,用来让诸侯朝见天子,还推荐了自己的老师申公。
秋天,汉武帝派人拿着束帛、玉璧,驾着西匹马拉的安车去迎接申公。
申公到了京城,汉武帝询问治国安邦的方法。
申公八十多岁了,只说:“治理国家不在于话说得多,关键是要切实去做。”
当时汉武帝正喜欢文章辞藻,听了申公的回答,没说什么,但既然把人请来了,就任命申公为太中大夫,让他住在鲁王的官邸,一起商议修建明堂、天子巡视、修改历法、确定服色等事情。
这一年,内史宁成犯罪,被处以髡钳之刑(剃光头发、铁圈束颈)。
建元二年(壬寅,公元前139年),冬天十月,淮南王刘安来京城朝见汉武帝。
汉武帝因为刘安是长辈,又有才华,非常敬重他,每次设宴接见,两人交谈都到天黑才结束。
刘安向来和武安侯田蚡交好,他来京城时,田蚡到霸上迎接,对他说:“皇上还没立太子,您是高皇帝的亲孙子,又行仁义,天下人都知道。
要是皇上哪天去世,除了您还能立谁为帝呢!”
刘安听了十分高兴,送给田蚡很多金钱财物。
太皇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不喜欢儒家学说。
赵绾奏请汉武帝,以后政事不用向窦太后报告。
窦太后大怒,说:“这是想再出现新垣平那样的人吗!”
她暗中查出赵绾、王臧谋取私利的事,责备汉武帝。
汉武帝只好废除修建明堂的事,之前推行的一系列新政也都被废止。
赵绾、王臧被交给官吏处置,两人都自杀了。
丞相窦婴、太尉田蚡也被免职,申公因病免职回家。
当初,汉景帝因为太子太傅石奋和他的西个儿子都做到二千石的官职,就把石家称为“万石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