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从这以后,匈奴不敢再入侵张掖。
在燕王、盖长公主谋反事件中,桑弘羊的儿子桑迁逃跑,投奔父亲以前的下属侯史吴。
后来桑迁被抓获,依法处死。
恰逢朝廷大赦,侯史吴就自己到监狱自首。
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一起审理这起谋反案件,他们都认为:“桑迁因为父亲谋反受牵连,侯史吴藏匿他,不算藏匿谋反主犯,只是藏匿随从人员,所以可以依据赦免令免除侯史吴的罪行。”
后来侍御史重新调查,认为:“桑迁通晓经术,明知父亲谋反却不劝阻,和谋反者没什么区别。
侯史吴原本是三百石的官吏,他窝藏桑迁,不能和普通百姓藏匿随从相提并论,不能赦免。”
于是上奏请求重新审理,弹劾廷尉、少府纵容谋反者。
少府徐仁是丞相车千秋的女婿,所以车千秋多次为侯史吴说情;他又怕大将军霍光不答应,就召集了中二千石官员、博士在公车门集会,讨论侯史吴该如何定罪。
参与讨论的人知道大将军霍光的意思,都认定侯史吴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第二天,车千秋把众人的意见密封上奏。
霍光认为车千秋擅自召集中二千石以下官员,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就把廷尉王平、少府徐仁关进监狱。
朝廷上下都担心丞相会因此受牵连。
太仆杜延年给霍光写信说:“官吏纵容罪犯,有既定的法律处置。
现在却把侯史吴改判为大逆不道,恐怕量刑过重。
而且丞相向来没有坚定的立场,喜欢向下属说好话,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至于擅自召集官员,确实行为不当。
我认为丞相资历深厚,又在先帝时就主持政务,没有大的过错,不能轻易抛弃。
近来百姓常说刑罚过重,官吏办案苛刻;现在丞相讨论的又是案件,要是因此牵连到丞相,恐怕会不得人心,引发众人喧哗,百姓私下议论,流言蜚语西处传播。
我担心将军因此在天下人面前有损名声。”
霍光因为廷尉、少府在执法中随意轻重,最终还是把他们关进了监狱。
夏,西月,徐仁自杀,王平与左冯翊贾胜胡都被腰斩。
不过丞相车千秋没有受到牵连,最终得以善终。
杜延年议论事情公平恰当,使朝廷上下和谐,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冬天,辽东的乌桓部落发动叛乱。
当初,冒顿单于打败东胡,东胡的残余部众分别逃到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了乌桓、鲜卑两个部族,世代臣服于匈奴,受其役使。
汉武帝出兵击败匈奴左部后,把乌桓迁徙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的塞外地区,让他们替汉朝侦察匈奴的动静。
汉朝还设置护乌桓校尉负责监管,防止乌桓与匈奴往来勾结。
到这时,乌桓的势力逐渐强大,便发起叛乱。
此前,匈奴三千多骑兵侵入五原郡,杀掠了几千人;后来又有几万骑兵到南部边塞附近打猎,顺便攻打塞外的堡垒哨所,掳掠走不少官吏百姓。
不过当时汉朝边境的烽火台预警系统十分灵敏,匈奴侵犯边境捞不到什么好处,就很少再来侵扰了。
汉朝又有匈奴的投降者,透露说乌桓曾挖掘匈奴先代单于的陵墓,匈奴怨恨在心,正准备派两万骑兵攻打乌桓。
霍光想发兵半路截击匈奴,就询问护军都尉赵充国的意见。
赵充国认为:“乌桓此前多次侵犯边境,现在匈奴去攻打他们,对汉朝有利。
而且匈奴现在很少来侵扰,北部边境难得太平,蛮夷之间互相攻击,我们却发兵拦截,这是主动招惹灾祸,不是好办法。”
霍光又问中郎将范明友,范明友说可以出击。
于是,霍光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领两万骑兵从辽东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