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霍云每次应该上朝拜见皇帝的时候,总是称病私自外出,还带着很多宾客,在黄山苑围猎取乐,让家奴代替自己上朝,也没人敢指责他。
霍显和她的女儿们更是不分昼夜地出入长信宫,毫无规矩。
皇帝在民间的时候,就听说霍氏家族长期权势显赫,心里很不放心。
亲政之后,就让御史大夫魏相担任给事中。
霍显对霍禹、霍云、霍山说:“你们不懂得守住大将军(霍光)留下的家业,现在魏相做了给事中,要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你们坏话,你们还能自保吗!”
后来,霍家和御史府的家奴因为争道起了冲突,霍家的家奴首接闯进御史府,想要踢开御史的大门;御史没办法,只能给他们磕头赔罪,这些家奴才离开。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霍显,霍氏一家这才开始感到担忧。
正好这时魏相做了丞相,经常被皇帝单独召见商议国事;平恩侯许广汉和侍中金安上等人也能自由出入皇宫。
当时霍山负责尚书事务,皇帝却下令,让官吏和百姓可以首接呈递密封奏章,不用经过尚书这一关,群臣进见皇帝也能单独往来,这让霍氏家族非常不满。
皇帝也隐约听说霍氏家族毒死许皇后的事,但还没有查明,就把霍光的女婿、度辽将军、未央卫尉、平陵侯范明友调任光禄勋,把霍光的二女婿、诸吏、中郎将、羽林监任胜调出京城,去做安定太守。
几个月后,又把霍光的姐夫、给事中、光禄大夫张朔调任蜀郡太守,把霍光孙女婿、中郎将王汉调任武威太守。
不久,又把霍光的大女婿、长乐卫尉邓广汉调任少府。
戊戌日,皇帝任命张安世为卫将军,把长乐宫、未央宫的卫尉,城门和北军的兵权都交给他掌管。
任命霍禹为大司马,但只让他戴小帽,没有给他印绶;还撤销了他统领的屯兵和属官,只是让霍禹在官职名称上和霍光一样是大司马。
又收回了范明友的度辽将军印绶,只让他担任光禄勋;霍光的中女婿赵平担任散骑、骑都尉、光禄大夫,统领屯兵,皇帝也收回了他的骑都尉印绶。
凡是统领胡骑、越骑、羽林以及长乐宫、未央宫卫尉屯兵的官员,全都换成了皇帝亲近的许氏和史氏子弟。
在汉武帝时期,频繁征调人力物力,百姓生活困苦,很多人因为走投无路而犯法,犯罪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汉武帝让张汤、赵禹等人制定法令,规定了官员如果发现犯罪却不举报就要受罚,上下级官员之间要互相监督等法律。
还对故意制造冤假错案的人从轻处罚,对放走罪犯的人从重惩处。
从那以后,狡猾的奸吏就钻法律的空子,相互效仿,法律条文越来越严密,法令也越来越繁杂苛刻,官府的文书堆满了桌案和楼阁,负责掌管的官员都看不过来。
所以各郡国在执行法律的时候标准不一,同样的罪名,判决却不一样。
奸吏们就趁机徇私枉法,想让谁活就找理由轻判,想陷害谁就往重了判,很多人都因此含冤受屈。
廷尉史、巨鹿人路温舒上书说:“我听说,齐国因为无知之乱,才有了齐桓公的兴起;晋国因为骊姬之乱,才有了晋文公称霸。
近代赵王不得善终,吕氏家族作乱,才有了汉文帝成为一代明君。
由此可见,祸乱的发生,往往是为圣人开创基业做准备。
在经历变乱之后,新君一定会推行与以往不同的惠民政策,这是贤圣之人彰显天命的方式。
之前汉昭帝去世后没有子嗣,昌邑王行为
iconicon-uniE013"
>
iconicon-uniE082"
>,这正是上天要让陛下成为圣明君主的契机。
我听说《春秋》很重视新君即位,强调天下一统,并且谨慎对待开始。
陛下刚刚登基,顺应天命,应该改正前朝的失误,端正新朝的正统,废除繁琐的法令,解除百姓的疾苦,以顺应天意。
我听说秦朝有十大失误,其中一个到现在还存在,就是负责刑狱的官吏问题。
刑狱关系着百姓的生死,人死了就不能复活,肢体断了也不能再接上。
《尚书》说:‘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错。
’现在的刑狱官吏却不是这样,上下级之间互相攀比,把苛刻严酷当作明察,判案严厉的能获得好名声,判案公平的却常常惹来后患。
所以这些官吏都希望犯人被处死,这不是因为他们憎恨犯人,而是因为只有犯人死了,他们自己才能平安无事。
因此,死人的鲜血在街市上流淌,遭受刑罚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每年被判处死刑的人数以万计。
这让仁圣的君主感到痛心,天下不能太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