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之前太子前来拜见时,我私下叮嘱他,不要流泪,免得让陛下更加伤心。
这都是我的过错,罪该万死!”
元帝信以为真,气也消了。
这期间,蓝田发生地震,山体崩塌,堵塞了灞水;安陵岸边崩塌,堵塞了泾水,导致泾水倒流。
建昭五年(公元前33年)
春天三月,汉元帝大赦天下。
夏天六月庚申日,朝廷恢复对戾园(戾太子刘据的陵园)的祭祀。
六月壬申日,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
秋天七月庚子日,朝廷又恢复了太上皇的寝庙园、原庙,以及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的陵园祭祀。
当时元帝卧病在床,很久都没痊愈。
他认为这是祖宗在发怒谴责,所以把这些祭祀全都恢复了,不过各郡国的宗庙还是保持废除状态。
这一年,济阳王刘康改封为山阳王。
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得知郅支单于被杀,既高兴又害怕,于是上书,表示希望入朝拜见汉元帝。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
春天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见,主动提出希望能娶汉朝女子,与汉朝结为亲家。
汉元帝将后宫良家女子王嫱(字昭君)赐给单于。
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说:“我愿为汉朝保卫从上谷以西到敦煌的边塞,世代相传。
请陛下撤掉边境守备的官吏士卒,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
元帝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商议,大家都觉得可行。
只有郎中侯应熟悉边疆事务,认为不能答应。
元帝询问原因,侯应说:“自周朝、秦朝以来,匈奴就凶暴强悍,不断侵犯边境,汉朝建立后,更是深受其害。
我听说北方边塞从辽东开始,外面有阴山,东西绵延一千多里,那里草木茂盛,禽兽众多。
从前冒顿单于就凭借这里的险要地势,制造弓箭,出来侵扰,这里就像是他们的天然猎场和兵工厂。
到汉武帝时期,出兵征伐,夺回了这片土地,把匈奴赶到大漠以北,还修建了边塞、烽火台、外城,设置屯兵守卫,边境这才稍稍安定。
大漠以北地势平坦,草木稀少,多是大沙漠,匈奴来侵犯,没有多少地方可以隐蔽;而从边塞往南,道路深入山谷,往来十分不便。
边疆的老人说:‘匈奴失去阴山之后,每次经过那里都会痛哭。
’如果撤掉守备的士卒,就等于给了匈奴可乘之机,这是不可行的第一个原因。
“如今陛下圣德广布,像天一样庇护着匈奴,匈奴得以保全,俯首称臣。
但夷狄的本性是,困境时就谦卑顺从,强大时就骄横叛逆。
之前己经撤掉外城,减少了烽火台,现在的设置仅仅够瞭望和传递烽火信号。
自古以来,居安思危,不能再撤了,这是第二个原因。
“中原地区有礼仪教化和刑罚惩治,可仍有愚民触犯法律,更何况匈奴单于,怎么能保证他的部下不违反约定呢?这是第三个原因。
“就连中原地区都设置关卡来控制诸侯,为的就是杜绝臣下的非分之想。
设置边塞、屯兵驻守,不只是为了防备匈奴,也是为了防止那些归属汉朝的匈奴降民,他们本是匈奴人,担心他们思念故土而逃亡,这是第西个原因。
“近年来,西羌人归附汉朝,与汉人交往频繁,有些官吏和百姓贪图利益,侵占他们的牲畜、妻子儿女,导致他们心生怨恨而反叛。
如果撤掉边塞守备,就会逐渐滋生轻慢、纷争,这是第五个原因。
“以前从军的人有很多没能回来,他们的子孙生活贫困,一旦有机会,就会逃出去投奔匈奴的亲戚,这是第六个原因。
“边疆的奴婢生活困苦,想逃跑的人很多,他们常说:‘听说匈奴那边日子好过,可惜边境守备太严!
’即便如此,仍不时有人逃到塞外,这是第七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