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此前,张纮认为秣陵山川地势优越,劝孙权在此建都;刘备东行经过秣陵时,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
于是,孙权修建石头城,把治所迁到秣陵,并改名为建业。
吕蒙听说曹操准备东征,劝说孙权在濡须水口修建坞堡。
将领们都反对:“上岸打贼,洗完脚就能上船,修坞堡有什么用?”
吕蒙解释:“战争有胜有负,不可能百战百胜。
万一遇到突
iconicon-uniE0F1"
>
iconicon-uniE004"
>况,敌人的步兵、骑兵逼过来,我们连上船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办?”
孙权觉得有道理,就下令修建了濡须坞。
冬天十月,曹操东征孙权。
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臣子匡扶天下,没有谁能像您这样功勋卓著;建立了如此大功,也没有长期甘居人臣之位的。
如今您耻于有失德的行为,想要保全名节。
但处在大臣的高位,却让别人因为大事而怀疑您,这不得不慎重考虑。”
于是,董昭与列侯、将领们商议,认为丞相应该进爵为国公,加赐九锡,以此彰显特殊功勋。
荀彧却反对:“曹公起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一向秉持忠贞,坚守退让的品德。
君子应该用仁德之心帮助他人,不应该这样做。”
曹操因此对荀彧心生不满。
攻打孙权时,曹操上表请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趁机把他留下,让他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的身份,参与丞相军事。
曹操进军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最后服毒自尽。
荀彧品行端正,富有智谋,喜欢推荐贤才,因此大家都为他的死感到惋惜。
臣司马光评论道:孔子对“仁”
的标准要求极高,子路、冉求、公西赤这些优秀的弟子,令尹子文、陈文子这些贤能的大夫,都达不到他所说的“仁”
,却唯独称赞管仲有仁德,难道不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让百姓得到了极大的恩惠吗?齐桓公的行为如同猪狗一般,管仲却不以为耻,还去辅佐他,大概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不辅佐齐桓公,百姓就无法得到救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如果不是有非凡才能的人,根本无法拯救。
那么荀彧不辅佐曹操,还能辅佐谁呢?齐桓公的时代,周王室虽然衰落,但还不像建安初年那样。
建安初年,天下分崩离析,土地和百姓都不再归汉室所有。
荀彧辅佐曹操,使他兴起,举荐贤才,训练士兵,出谋划策,西处征战,最终使曹操由弱变强,平定乱世,占据天下十分之八的土地,他的功劳难道在管仲之下吗?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死,而荀彧为汉室而死,论仁德,荀彧更在管仲之上!
杜牧却认为:“荀彧劝曹操夺取兖州,就好比劝说汉高祖、光武帝;官渡之战不让曹操回许昌,就好比楚汉相争时的计策;等到事情成功,却想在汉室留下美名,这就好比教唆盗贼挖墙开柜,却不参与分赃,这能不算盗贼吗?”
我认为孔子说“文辞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夸”
,凡是写历史的人,记录别人的言论,一定会有所修饰。
那么把曹操比作汉高祖、光武帝、楚汉相争时的人物,是史官的修饰之词,难道都是荀彧亲口说的吗?因为这个原因贬低荀彧,实在是冤枉他了。
而且如果曹操称帝,荀彧就是开国元勋,会和萧何得到同样的奖赏;荀彧不贪图这些,却甘愿牺牲自己来博取名声,这符合人之常情吗?
十二月,天空中一颗彗星划过五诸侯星区。
在古代,彗星出现常被视作不祥之兆,预示着世道将有大变。
此时,刘备驻军葭萌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