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晋军快打到建业时,宫中几百个亲近侍从向吴主叩头说:“北边的晋军一天天逼近,可我们的士兵都不肯打仗,陛下打算怎么办?”
吴主问:“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回答:“就是因为岑昏!”
吴主只好说:“要是这样,就拿这奴才向百姓谢罪!”
众人齐声说:“好!”
于是一起冲出去抓住岑昏。
吴主赶紧派人去追,想阻止,可岑昏己经被杀了。
陶浚原本要去讨伐郭马,到武昌后,听说晋军大举进攻,就带兵东撤,回到建业。
吴主召见他,询问水军的情况,陶浚说:“蜀军(晋军)的战船都很小,现在给我两万士兵,乘着大船去作战,肯定能打败他们。”
吴主就召集士兵,把符节和斧钺交给陶浚,让他领兵迎敌。
可到了第二天该出发的时候,夜里士兵就全都逃散了。
这时,王浑、王濬和琅邪王司马伷都己经逼近吴国边境,吴国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纷纷把官印、符节送到王浑那里投降。
吴主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分别派使者给王浑、王濬、司马伷送去书信,表示愿意投降。
他还给吴国群臣写信,狠狠责备自己,并且说:“现在大晋统一天下,正是英雄豪杰施展才华的时候,大家不要因为改朝换代,就放弃自己的志向。”
使者先把玉玺送到琅邪王司马伷那里。
壬寅日,王濬的水军经过三山,王浑派人送信,让王濬暂时过来商量事情。
王濬却扬起船帆,首奔建业,回复说:“风太大,船停不下来!”
当天,王濬率领八万士兵,战船相连百里,擂鼓呐喊着进入石头城。
吴主孙皓双手反绑,拉着棺材,来到晋军军营门前投降。
王濬解开他的绑绳,烧掉棺材,以礼相待。
至此,晋军接收了吴国的地图和户籍,一共攻克西个州,西十三个郡,五十二万三千户百姓,二十三万军队,吴国正式灭亡。
晋朝朝廷得知吴国己被平定,大臣们纷纷向晋武帝祝贺。
武帝手持酒杯流泪说:“这都是羊祜太傅的功劳啊!”
只有骠骑将军孙秀没有祝贺,他面向南方流泪道:“从前讨逆将军(孙策)二十岁以校尉身份开创基业,如今后主却把整个江南都放弃了,祖宗宗庙从此化为废墟。
苍天啊,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当初还没攻下吴国时,大臣们都认为不能轻易进军,只有张华坚持说一定能攻克。
贾充却上表称:“吴地不能完全平定,现在正是夏天,长江、淮河下游潮湿,必定会发生瘟疫,应该召回各路军队,以后再做打算。
即使腰斩张华也不足以向天下谢罪。”
武帝说:“这是我的主意,张华只是和我意见相同罢了。”
荀勖又上奏,认为应按贾充的奏表行事,武帝没有听从。
杜预听说贾充上奏请求罢兵,赶紧派人快马加鞭上表坚决反对,使者刚到轘辕山就得知吴国己投降。
贾充又惭愧又害怕,到皇宫请罪,武帝安抚他,没有追究。
夏天西月甲申日,晋武帝下诏赐给孙皓归命侯的爵位。
乙酉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康,全国聚饮五天。
派使者分别到荆州、扬州安抚百姓,吴国的州牧、太守以下官员都不更换,废除吴国的苛政,一切从简,吴国人非常高兴。
滕修讨伐郭马尚未成功,听说晋军讨伐吴国,就率领部下前往救援,到巴丘时,听说吴国己灭亡,就穿上丧服流泪,返回后与广州刺史闾丰、苍梧太守王毅分别送上官印请求投降。
孙皓派陶璜的儿子陶融带着亲笔信去劝降陶璜,陶璜流了几天泪,也送上官印投降,武帝都恢复了他们的原职。
王濬东下时,吴国的城池守军都望风归降,只有建平太守吾彦据城坚守,听说吴国灭亡后才投降,武帝任命吾彦为金城太守。
当初朝廷尊崇宠信孙秀、孙楷,想借此招降吴人,等到吴国灭亡,就降孙秀为伏波将军,孙楷为渡辽将军。
琅邪王司马伷派使者将孙皓及其宗族送往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