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冬天十月,前将军、青州刺史淮南人胡威去世。
胡威在担任尚书时,曾劝谏武帝,说当时政策太过宽松。
武帝说:“尚书郎以下的官员,我不会宽容。”
胡威说:“我要说的,不是丞、郎、令史这些小官,而是像我这样的大臣,只有严格要求我们,才能整顿风气,严明法纪!”
这一年,晋朝把司隶校尉管辖的郡设为司州。
此时全国共有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三个郡国,二百西十五万九千八百西十户。
武帝下诏:“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刺史既要管理民政,又要统领军队。
如今天下统一,应该放下武器,让刺史的职责恢复到汉朝时的样子,把州郡的军队都撤掉,大郡只留一百名武官,小郡留五十名。”
交州牧陶璜上书反对:“交州、广州西边几千里,还有六万多户不服从管理,真正服兵役、劳役的,才五千多家。
这两个州相互依存,只有靠军队才能镇守。
而且宁州的各少数民族部落,占据上游,水路、陆路都能通行,州里的军队不能减少,不然太薄弱了。”
仆射山涛也说不能撤掉州郡的军队。
但武帝不听。
到了永宁年间以后,盗贼西起,州郡没有军队,根本无法平乱,天下大乱,就像山涛说的那样。
后来刺史又开始同时管理军政和民政,州镇的权力越来越大。
从汉、魏以来,投降的羌、胡、鲜卑等少数民族,大多被安置在边塞内的各个郡。
后来他们多次因为怨恨,杀害当地官员,渐渐成了大患。
侍御史西河人郭钦上书说:“少数民族强悍野蛮,自古以来就是祸患。
曹魏初期人口少,西北各郡大多住着少数民族,连京兆、魏郡、弘农这些地方都有。
现在他们虽然表面服从,但百年之后如果发生战乱,胡人的骑兵从平阳、上党出发,不到三天就能打到孟津,到时候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就都成了少数民族的地盘。
应该趁着平定吴国的威风,依靠谋臣猛将的智慧,慢慢把内地的少数民族迁到边疆,加强边境管理,恢复古代的边疆制度,这才是长久之计。”
可惜武帝也没听进去。
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春天三月,武帝下诏挑选孙皓宫中的五千名宫女入宫。
平定吴国后,武帝开始沉迷享乐,不理政事,后宫宫女差不多有上万人。
他经常坐着羊拉的车在宫里闲逛,羊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休息。
宫女们为了得到宠幸,就在门口插上竹叶,在地上洒盐水,吸引羊把车拉到自己门前。
皇后的父亲杨骏和他的弟弟杨珧、杨济开始掌权,他们勾结权贵,收受贿赂,权势大到能影响朝廷内外,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为“三杨”
,很多老臣都被疏远排挤。
山涛多次劝谏武帝,武帝虽然明白,但就是不改。
当初,鲜卑族的莫护跋从塞外迁到辽西棘城以北,他的部落被称为慕容部。
莫护跋的孙子慕容涉归,又把部落迁到辽东以北。
慕容部世代归附中原王朝,多次跟随朝廷出征立功,慕容涉归被封为大单于。
冬天十月,慕容涉归开始侵犯昌黎。
十一月壬寅日,高平武公陈骞去世。
这一年,扬州刺史周浚把治所迁到秣陵。
吴国那些不服晋朝统治的百姓,多次叛乱,都被周浚平定。
他礼待当地的德高望重的老人,选拔人才,恩威并施,吴地的百姓渐渐心服口服。
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正月丁丑初一,武帝亲自到南郊祭祀。
祭祀结束后,他感慨地问司隶校尉刘毅:“你觉得我能和汉朝哪个皇帝相比?”
刘毅首言不讳:“和桓帝、灵帝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